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民风民俗

全国独具特色的宗教戏

全国独具特色的宗教戏

 

  打城戏是我国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由佛教和道教两种宗教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剧种,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泉州打城戏是泉州、晋江民间由宋元以来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融合了佛教和道教两种宗教文化及艺术的精华,具有其他任何地方剧种所没有的宗教艺术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打城戏的表演以罗汉科舞为主,兼有提线木偶的若干表演特色,以武戏著称,武打运用泉州南少林拳技。表演中还保存大量民间的特技、杂耍、舞蹈,带有很强的神秘性与独特性,如演员的桌上翻跳功夫、叠罗汉、吃火吐火、吃纸拉肠、甩须、甩发、蚌舞、黑白鬼舞、叉舞、旗舞等,尤其是“开大笼”及用刀劈面、用剪刀刺眼和刀插肚、锯腰等一些恐怖场面表演,既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又有别于其他剧种,体现该剧种在宗教文化底蕴方面的与众不同。

  打城戏的剧目都是该剧种发展过程中的艺术积淀,可分为宗教戏、历史剧、武侠戏、传统戏和新创戏等五个类型,《目连救母》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戏剧传统剧目,形成于宋代中元祭祀仪式中,被戏曲界公认为百戏之祖,并对中国地方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打城戏的音乐唱腔由道情、佛曲和傀儡戏唱腔曲调(俗称“傀儡调”)结合而成,成为别具一格的宗教韵味,为曲牌体,约有二百余调。曲牌的组合及应用大体与傀儡戏相近。打城戏的角色行当与泉州傀儡戏相同,仅分为生、旦、丑、北(净)、杂五行,舞台用语为闽南方言。

  打城戏在泉州乃至闽南地区影响广泛,并曾应邀赴伊朗、日本、印度等国和台湾地区参加戏剧节演出,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