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民风民俗

古蔺大寨宝佤山 “踩山”迎福

 

万名苗汉同胞和游客相聚古蔺大寨宝佤山 “踩山”迎福


“蝶飞宝佤·踩山迎福”,2月10日,农历正月十四,古蔺县大寨乡苗族同胞们迎来一年一度的踩山节活动,来自川、黔、滇、渝等省区毗邻县市的近万名苗汉同胞和游客,在大寨苗族乡向阳村宝佤山欢聚,立“灯竿神”、敲锣鼓、吹芦笙,共同迎接新春的到来。

  苗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湛的艺术形式,通过对歌、射箭、祭神还愿、爬灯竿、喝牛角酒、上刀山、下火海、吹竹笙、跳唱、赛歌、赛舞等活动,生动地表现了苗族人们的生活、劳动等民族风情。这一天,苗族同胞在踏歌起舞中,苗族青年男女也会自主选择中意的对象,结成伴侣,因此,“踩山节”也是苗族男女的“情人节。

苗族人民秉性豪爽,热情好客,酒在苗族同胞心中是接待亲朋的佳品。如有贵客远道而来,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宝佤山”脚下公路开始至主席台共设3道迎客拦路酒卡。每道酒卡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分别站着6男6女,男的吹芦笙,女的唱拦路歌,举起牛角,端起粗碗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禄双全。

  “吉时到,祭花杆。”祭师用苗语吆喝道。众人响应,着盛装苗胞步入宝佤山。祭祀大典上,苗族姓氏的家长代表在祭师的带领下一起出场,奉香手、奉祭人员、奉碗手、芦笙师、斟酒师、鞭炮手等各类人员组成祭祀队伍紧随其后。苗族踩山节有“立杆”、“祭杆”、“闹杆”、“收杆”四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特定的内容,其中“祭杆”是踩山节最为隆重的仪式,祈求族人平安健康、六畜兴旺、风调雨顺。

男女老少在悠扬的芦笙音乐中,跳起蹬脚舞,耍狮灯等,一派欢腾的景象。吹芦笙者有的边徜吹边舞,有的对吹对舞,或着灯杆边跳边吹,或作半蹲状吹跳,同时伸出一脚步作旋转状,左右脚交替更换,难度最大的,要数在地下倒立者,吹奏者头着地,脚朝天地吹奏。

  下午活动中,大寨踩山节还陆续举行了“情桥踩桥仪式”、“腰带传情·爱在苗乡”情感主题活动和打糍粑比赛、擂鼓比赛等丰富的民俗主题活动,在欢度苗族传统佳节的同时,让游客们参与感受古朴神秘的苗族文化。

 

  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组宣委员罗永凡谈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苗族同胞都相聚于宝佤山上,祭花竿、吹芦笙、换腰带、燃篝火、迎新春,逐步形成文化商贸活动,已有上百年历史,大寨苗族宝佤踩山节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寨苗族乡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苗族政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睦、温馨的苗族大家庭,促进民族大团结。近年来,通过产业发展以及扶贫攻坚等项目带动,全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14元。”

据介绍,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地处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的核心腹地,是一个集红色革命老区和边远山区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乡镇。同时也是四川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其中富民村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四川省旅游扶贫重点村。2016年,富民村圆满完成了2016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截止2016年12月,富民村实现脱贫83户339人,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807元,两年实现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