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民族研究

苗族—阿卯(大花苗)

 

关于苗族—阿卯(大花苗)支系的简要介绍

 

(2008年暑期昆明郊县苗族大中小学生学习苗文留念)

语言: ­

   苗族阿卯支系语言分属西部方言(即川黔滇方言)中的滇东北次方言,自称“Ad Hmaob”,汉译为“阿蒙”、“阿卯”、“ 髦 ”等。本文既采用其自称“阿卯”一词。民族学人类学者杨庭硕在《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中则认为该支系苗族应单独划属北部支系。若根据日本民族学家鸟居龙藏对苗族支系的分法,则分属花苗,苗族学者杨汉先将其划分具体为花苗中的大花苗,故一般汉族称“大花苗”,而在提及该支系的文献中,也多以“大花苗”表示,若按苗语方言——次方言体系分法,也常称为“滇东北次方言苗族”。 ­

   阿卯群体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交界的“滇中、滇北、滇东北、黔西北和川南”等地,本文所述内容主要以昆明地区阿卯为例。(滇中主要指昆明、楚雄一带苗族)昆明地区可见最大苗寨——富民小水井,除呈贡外,昆明各县区均有千以上阿卯人口,有一彝族苗族自治县(禄劝),只因大多数阿卯都居于高山深林,外界对其知之甚少,昆明已正在成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因而人们很难想象到就在昆明城郊各地,却散落分布着近5万人的阿卯群体。 ­

文字使用:

   信教地区主要使用“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亦称“柏格理苗文”“老苗文”。非信教地区主要使用“滇东北次方言云南改革版苗文”亦称“规范苗文”,少部分使用“滇东北新苗文”(拉丁苗文,主要为寻甸县及以北地区使用)和“老苗文”。故此,阿卯群体虽然通行苗语滇东北次方言,但却同时并行使用着三种文字。当然,对于大众来说,现今用的最多的还是汉字,虽然通说苗语,但苗文的使用却是极为有限的,除了少数苗族专家或学者使用苗文进行创作记录文献,以及教会信众使用苗文唱诵和阅读苗文版《圣经》外,多数的苗族群众已经很少使用苗文,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苗文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注:老苗文在云南和贵州的使用略有差异,有的学者也将其分为两种,主要是音调等方面有出入,在此归为一类)。 ­

节日(花山节): ­

滇东北地区是在端午节期间,滇北和滇中的苗族花山节主要在5—8月间举办。

      

  (2007年嵩明县苗族花山节大型舞蹈)

    昆明地区(嵩明县历年花山节均为立秋之日)苗族的花山节一般都是在农历立秋这一天举行,在立秋当天.以“斗牛”为主要内容的聚会活动,一般为两天,规模较大时达到四天,在节日期间,苗族同胞停下平日里繁重的农事活动,身穿民族服装,聚集到花山场上参加或观看各种活动。每年一地轮流在各村附近的山间平地举行,80、90年代的“花山节”主要是集苗族歌舞、登山、赛跑、赛马、射弩、绩麻穿衣、扯草等各种竞赛活动以及苗族服饰买卖、物资交流等多项文娱体育和贸易交往为一体的节日活动。由各苗族村寨轮流当东道主、邀请寻甸、马龙、富民、宜良、西山、官渡、五华等邻近县区的苗族同胞聚会交流,并欢迎各族群众前往观看参与。在歌舞表演中,以各地的苗族青年男女为主,节日当天青年们都会到当地的花场聚集,穿着节日的盛装,参与到节日活动的各个项目中。 ­

    思考:如今绿草如茵的花山场地已被硕大的钢筋混泥土围栏围住,主要是用于“斗牛”活动,据说投资不少,然而原有的节日气息和民族色彩却越来越少。真不知到底是为了谁办的花山节。

         (斗牛) ­

    花场设于村寨附近的一块宽广的草地上(亦名:斗牛场),每逢节日,常有上万人参加。近几十年来,花山节虽然仍是男女青年谈情择偶、中老年人摆叙家常的盛会,主体活动从之前单一的斗牛比赛变成了集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活动,但年轻人对与花山节有关的传说知之甚少,能唱传统苗歌的已经很少。现今的活动内容可分为比赛性的:斗牛、斗鸡、赛马、射弩、爬上、赛跑、歌舞比赛、篮球、纺织等。除歌舞表演和篮球多以集体参赛外,其余项目一般都是个人比赛项目。以及非比赛性的:大型文艺表演、对歌、服装展示等。 ­

歌舞: ­

   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抒发情感、传达情意、交流沟通、娱人娱神的最好、最有效的形式。 ­

    (嵩明花山节) ­

    阿卯的苗族音乐,曲调很多,最普遍的是民歌曲调和芦笙曲调。民歌曲调按其内容又可分为古歌、情歌等几类。古歌多为中老年人所唱;情歌为青年男女社交所唱,曲调很多,旋律和谐优美,高亢明亮,节奏缓慢。据老人介绍,苗族人由于过去生活环境恶劣,社会地位低下,因而创作出的乐曲比较低沉,其调式跳动不大,带有浓烈的说唱风味,根据歌词的内容,唱唱说说,且说且唱,唱到悲痛处,听者失声痛哭,唱到高兴处,则又手舞足蹈。古歌主要讲述的是苗族的迁徙历史,传说故事,现今会唱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一些老人,一般在婚礼等场合上会唱。芦笙曲调又可分为舞曲、代歌曲、祭祀曲等几种,每种又有若干曲,这种曲调优美、洪亮、有强烈的感染力。 ­苗族音乐舞蹈同样面临着传承中断的危机,年轻人都出去上学或打工了,在一个以赚钱为要的时代,这些看似古老的东西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学了。

 

     (芦笙舞展示)

   在所有的舞蹈中以芦笙舞曲最具代表性,芦笙舞是花山节中不可缺少的节目之一,芦笙舞的表演方式很自由,个人或群体都可。其动作也很复杂,有滚山珠、上梯倒立三转、双人俯驮、平地倒立等,其场面之大,动作之复杂与技巧难度之大,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芦笙舞的表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了苗族一个跨度很大的历史时期的场面,所以苗族芦笙舞,实际也是苗族一部历史的叙事长诗。现今会跳的人已不是很多,只保留于非信教的村民中,在访谈中,老人说到这一地区的苗族芦笙表演一般不忌讳太多,场合除了丧葬之外,几乎都可以表演。以下是调查时整理的在节庆或节日时吹奏的部分芦笙曲调: ­

(苗族老艺人) ­

第一曲是《开场曲》:也称为“师曲”,其主要的功能是感谢四方宾客、以及感谢在场所有的艺人或者说是对苗族艺术有着极大爱好的人们,在大型的场合也表达对国家政府领导人的谢意。主要用在芦笙表演的开场,以此曲为开头,后面的曲调才可以吹奏。 ­

第二曲是《跟随曲》:所起的作用是带动现场对此感兴趣的人们一起来共同起舞,让大家一起庆祝节日。 ­

第三曲是《欢庆调》:表达的是苗族人民迁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也表达回到了故土,可以放心轻松的吹奏,表现了欢快庆祝的气氛。 ­

第四曲是《天亮调》:叙述的是苗族先祖们迁徙过程中白天不敢行进,晚上才能行进,表示天要亮了,不要行进了,停下来休息。 ­

第六曲《散客调》表达的是客人们即将离去,以此曲调来感谢四方的宾客,送别之用。 ­

除此外,在节庆的场合,也常会用到《敬酒曲》,主要是为今天的太平生活而创作的曲调,但常常不是所有人都敢进去参与,因为这样的曲调只要进入舞场,就需要在吹奏的同时接受不断的敬酒,很多第一次参加的人都会有所惧怕。 ­

宗教信仰: ­

 

    (武定圣诞感恩节) ­

   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阿卯地区后,对其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原始宗教受到了巨大冲击,现今除了少部分不信仰基督教的村寨还留有部分原始宗教信仰外,大多数阿卯地区已经很难寻觅到原始宗教的遗迹。在基督教信仰的鼎盛时期,这一支系苗族有超过85%的人皈依了基督教,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是两大教派:“循道公会”(贵州为主)和“内地会”(云南为主),其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地方便是贵州威宁“石门坎”和云南武定“洒普山”,一个是集云贵川三地上百所学校和教会的文化圣地,曾被誉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一个是曾是“基督教内地会滇北六族联合会”所在地。至今云南大多的阿卯信徒都曾是内地会的信徒,阿卯支系历史上并不是很为人所关注,如今教会唱诗班的突出表现,可见于昆明地区“小水井苗族合唱团”,以及“楚雄苗族农民合唱团”,近年来的各大合唱活动中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

(07云南省苗族花山节) ­

   正因为基督教与阿卯支系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致使大批中外学者前赴后继的对这一问题(课题)进行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可见:张坦.《“窄门”前的石门坎》、柏格理,邰慕廉,等著. 东人达,译释.《在未知的中国》、沈红.《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张慧真《教育与族群认同:贵州石门坎苗族的个案研究:1900-1949》、东人达.《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日)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英)克拉克,柏格理著《在中国的西南部落中》、 多为汉族和外国学者所著,其观点和立场较为中立和客观,相对真实的反映了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 ­

服饰: ­

                  (楚雄地区妇女服饰:九黎冠) ­

    苗族支系众多,而每个支系的传统服饰都有浓郁的特色,就阿卯来说,80年代前以麻布制作为主,以穿自己制作的麻布衣服为主,不论男女都着麻布长衣,上缀大幅绣花披肩,女裙为浅色蜡染大褶裙。80年代后,一方面是国家工业品生产发展,苗族青年男女,大多买制成品衣、裤、鞋穿,女青年上穿对襟衣,下穿长裤套花边裙,男青年间有套麻布衣、裤,多数穿上平口鞋、力士鞋,间有皮鞋。另一方面国家禁止种麻,严重影响了苗族社会的麻布手工制作技艺,加上一部分苗族人逐渐成为专业的服饰制作者,用机器代替手工制作,所以现今已很少有人穿戴麻布服饰,男子除了在节庆节日传民族服饰外,日常生活中已以汉族服饰为主。 ­

  

  (花衣) ­

    滇中、滇北阿卯服饰差异较小,与滇东北和黔西北的有较大差异,前者图案相对更复杂多样,更突出“花”,后者花衣比较大,一般是披着而不是穿着。但总体上还是很相近的。 ­

    总体来说,该支系苗族现今主要分布在川滇黔三省毗邻地带,经济生活方式是一种高山草坡的农牧混合经济,其习俗适应于高山草原的流动生存环境。相对于苗族其他支系而言,该支系的分布面较为狭窄,生存环境的同一性也较高。因为其特殊族际环境,导致了该支系苗族在历史发展中,与汉族发生直接关系的时间比其他支系的苗族都晚。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主要是与乌蒙、乌撒、茫部等彝族地方势力发生关系。由于诸多因素,导致了在历史进程中,该支系苗族与其他支系苗族并未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以至于不仅其他民族,除上述地区的彝族外,对其知之甚少,就连其他支系的苗族对他们也没有多少了解。现今主要分布于贵州的威宁、赫章地区以及云南的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昭通市。具体来说,主要是昆明市的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嵩明县、安宁县、富民县、宜良县、禄劝县,曲靖地区的寻甸、马龙、沾溢、宣威、会泽,楚雄州的武定、禄丰、元谋,昭通地区的彝良、永善、大关、巧家、昭通、盐津、水富、鲁甸等地,人口约50万。 ­

    历史上以及今天,这一支系苗族并未为世人所关注,在媒体对苗族的宣传中,长久以来都很少涉及到过这一支系(人们印象中的苗族都是穿带银饰、金光闪闪的,其实这主要是贵州黔东南一带以及湖南湘西一带的苗族服饰),这也与这一支系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有关系,同时也和其知识分子的缺失有关。除了近年来因唱诗班的突出表现而不时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外,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群体。对于阿卯的历史和文化,即使是“苗族史”或“苗族通史”都没有过详尽的叙述,而对于近代来说,可见:沈红著《石门坎文化百年兴衰--中国西南一个山村的现代性经历》;柏格理,邰慕廉,等著,东人达译释的《在未知的中国》,对于近代以来阿卯的社会和文化,都是比较经典的著作。 ­

    身为大花苗的一员,身为苗族的一份子,深深热爱着这个民族,一直关注和了解着这个苦难的民族,然而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学不知,一学方知学海无涯苦亦难当,苗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非一日今朝所能解读,转而集中去了解自己所成长的阿卯支系,却发现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如此的丰富,一个支系就足以无限探索,何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呢。我们习惯了遗忘,因为我们太过于熟悉自己反而远离了自己,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尝试着跳出你的身份,或许就会发现自己的民族多么的丰富多彩。

    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点和意见,所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因为苗族的身份,更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于苗族即是认同于中华民族,在爱我们自身的时候也别忘了学习和爱其他的民族,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将所思所想放置于特定的时空去看待,勿以自己现今的观念和价值随意去评判历史的是是非非。对待于自己的民族或是其他民族,切忌形成“民族中心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不论是民族内部还是民族之间。唯有互相的学习交流,宽容互助,才能真正的和谐繁荣。 ­

    即将毕业,似乎觉得该写点什么,才知学的太少,而所谓为了民族而奋斗和贡献,其实都是那样的遥远,故而不再感召于宏大的口号和激情的号召,方明白,真正爱一个民族,就从身边的事做起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爱你身边的人,就是爱一个民族的开始。值此将自己对阿卯的一些了解叙述以此,多为四年所写论文的部分内容拼凑,以及前人的著述中所摘取,希望能与关注或关心阿卯(苗族)的所有人们(不论什么种族、民族、族群)进行分享和交流。希望我们的后人比我们更加聪慧,更加的关心和热爱自己的民族,不论是什么岗位和职业,共同来将这样的路走下去。

                                                     2009年5月于东陆大学

                                                             2012年10月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