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民族研究

苗族歌鼟歌词的特点

 

苗族歌鼟歌词的特点

 

一、苗族歌文字记载

位于三省坡边的靖州、通道、黎平等县交界地区,这里群山滴绿,沟壑纵横,溪流密布,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有着中国“原生态民歌活化石”之称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这文化瑰宝就孕育于这块神奇的土地。

在古老的苗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快乐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联想。于是模拟这些大自然“和声”编成了各种韵律动听的歌,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歌鼟。

DSCN2727_副本.jpg

△ 潺潺流水(陆顺祖/摄)


历史上,苗族以“口传”方式记录并传承本族文化。苗族歌鼟从产生到发展,主要依靠民间传说、故事、歌谣等“口碑”方式流传记歌编歌也只能靠口头传承。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清王朝拓边战役——谬冲剿苗之战结束后,逐渐形成了“千里苗疆”。同年取消了“蛮不入境,汉不入峒”的条例,省内外汉族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纷纷进入苗寨,他们带来的汉文化对苗族歌鼟的传承产生了积极影响苗民开始接触汉话、汉字,并学着用汉字来记录传唱苗族歌鼟。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锹里元贞皂里建了第一所学堂(见三锹乡元贞皂里《学堂桥亭碑记》),随后各地苗寨如三锹凤冲(1807)、通道占字(1810)、黎平簸山(1816)等一大批苗寨纷纷办起学堂,苗族地区开始出现了一批既懂苗歌又识汉文的苗族文人。这种双重身份促使他们开始广泛采用汉字记录苗族歌鼟,这样,一卷卷苗族歌鼟手抄本便流传于世,苗族歌鼟推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靖州苗族歌鼟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族习惯,将其分为:茶歌调、酒歌调、山歌调、饭歌调、款歌调和婚嫁歌调等;通道、黎平则按其演唱场所、作用分为花园情歌、茶堂对歌、婚嫁礼歌等大类,按其唱法分为嘎考、嘎莲、嘎而、嘎额、倩口、戏赖、酒令、对口等曲调。


二、苗族歌歌词特点

 (一)歌鼟歌一般韵律

《靖州县乡土志》中有“歌肇鸿古,曲变竹枝,咏土风,陈占绩,声绰约,流温,旷达”的记载,可见歌歌词从竹枝词中演变而来的。

竹枝词,是当时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

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双关语)

歌词属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或绝句),讲究平仄和谐。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规则,而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又是平仄的基础。平为平声,仄为上、去、入声。

歌词平仄如:

来到良乡打一望,

平平仄仄平平仄

四面青山行搭行。

仄仄平平仄仄平

左有青龙来护宝,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右有白虎守田塘。

平平仄仄仄平平

的平仄格式,一般为“平起平落”。

押韵是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

押韵是一般诗歌所遵循的原则,歌也一样。八句的歌(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四句的歌(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或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长歌则双句押韵。

如:生也要连死要连,

不怕骨头打成棉。

骨头打断皮还在,

回去医好又来连。

韵部an/ian、ang/iang、in、en/un、ai/uia、ueng 等。

如:弹、良、郎、乡、心、屯、深、财、乖、空……等。

图片1_副本.png

△ 长歌迎宾(周永红/摄)


  (二)修辞手法

歌词一般是明明白白,直截了当,直抒胸意,脍炙人口。

如:姣打猪菜要小心,

芭芒叶子利过针。

若是你姣割到手,

姣痛皮来郎痛心。(姣即妹)

 

苗是爱歌客爱戏,

只有山歌打头行。

今日来到贵府上,

唱支山歌来闹堂。

 

歌词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比喻

比喻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如:砍柴要砍竹子柴,

竹子去了笋子来。

扯酒要扯双杯酒,

头杯去了二杯来。

(用竹子与笋子比喻头杯与二杯酒)

借代

借代,即不把所要说的人或事直接说出来,而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可使语言丰富多彩,具体生动。

如:春风吹动百花开,

八洞神仙下凡来。

和风吹绿江边柳,

万紫千红为君开。

(八洞神仙代指客人)

 

风来吹动千山叶,

船来摇动万里塘。

来到良乡成贵客,

劳累几多的爷娘。

(千山叶与万里塘代指主家接待人员)

 

官唤三声兵就到,

雷唤三声雨就来。

娘动金口把歌起,

郎也唱支来开怀。

(兵与雨客人自

歌词还有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法。

IMG20171222164326_副本.jpg

△ 卷卷歌书(陆顺祖/摄)


  (三)歌歌词常唱常新

苗族歌之所以有生命力,歌词内容与时俱进,常唱常新。

如:改革开放政策好,

   家家户户打工忙。

   一年赚得三五万,

   农民变成城市郎。

同时,苗族歌吸纳其他民族歌词腔调进行传唱

如:连就连,

我俩结个一百年。

哪个九十七岁死,

奈何桥上等三年。(《刘三姐》)

   苗族歌话和汉话混合歌唱

如:锅歇乌多达奔乌(辰时出门日头出),

   达奔乌达流乌塘(日头出山龙出塘)。

   翻行跳恰定马旁(翻身跳上高脚马),

  又拜柳就忙家唠(要去柳州峒内玩)。

(注:其苗语为中岭花苗使用的语言)

总之,掌握了苗族歌的风格特点与歌词韵律,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充分发挥联想思维,就能编唱出很多脍炙人口、生机勃勃的苗歌,把传承推向更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