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民族研究

从《开亲歌》看苗族“走亲”的文化表达

 

从《开亲歌》看苗族“走亲”的文化表达

 

苗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苗族人创造是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想要表达的是在苗族族群中,人们是怎样对待亲戚关系,亲戚关系对应心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走亲”活动的文化表达。

苗族“走亲”的历史渊源

“亲戚”的汉语解释。唐代大儒孔颖达注疏说:“亲指族内,戚言族外”。比孔颖达略晚一点的张守节著《史记正义》,他为《史记·五帝本纪》中“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里“亲戚”二字“正义”,说道:“亲戚,谓父‘瞽叟’、后母、弟‘象’、妹‘颗手’等”。他认为,在司马迁口中,亲戚指父母兄弟姊妹。 戚,原本是兵器,即斧、钺。斧和钺都是短兵器,所谓贴身兵器是也。所以,《大雅》释戚是“戚戚兄弟”;《传》更进一步说:“戚戚,内相亲也”。这样一来,“亲戚”古今意思演变的脉络就比较清楚了:先是指以婚姻关系维系的族内人。 后来“亲”和“戚”有了分别,亲指父亲一系的,戚指母亲一系的。到现代,亲戚,则用来指家庭成员以外的关系较亲的人。这里可能是指父系的,也可能是指母系的。而“走亲戚”呢?望着文生意,那自然就是互相来往,联络感情,相互问候,以达和谐和睦的关系。在苗族社会里,谈到走亲,那说的是走客,这其中包括姑舅、姊妹、亲家、朋友、妯娌、族群等等,反而兄弟、临居倒还不算亲戚。

走亲习俗,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汉史的来历说是“尧舜”时代,也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尧舜禅让、尧女舜妃”。传说认为,羊獬是尧的故乡,是娥皇、女英的娘家;而历山是舜的故乡,是两位女神的婆家。两地以及沿途的居民,都互称“亲戚”。

而苗族的“亲戚”关系似乎来得艰辛一点。一部苗族《开亲歌》,将一个“亲戚”表现得淋漓尽致,个中步步艰难,曲曲折折,最终形成一个亲戚网络系,搭建了一个人类心灵可以依傍的快乐世界,不留一点遗憾。

“亲”从何处来?我们在读《苗族开亲歌》的时候,第一个章节就给人们一个靓丽的回答,现在我这里根据古歌的叙述,讲述给大家听:在很古老很古老的年代,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亲,亲也没有来到人间。是耇姜和耇理他们最早来到了人间。他们开山劈水,建立了村庄,他们知道了放水开田,放水养鱼,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那个时候,人还是人,人不知道开亲。(解读:那个时代可能还是原始时期,人们只知其母,并不知其父,因而,不存在“开亲”)。府方是大地的母亲,水井是大地的养父。亲还很小,他并没有长大,亲只有指拇那么大,她靠着吃石头的奶水,吮吸地瓜藤长大。亲还是那么长着,并没有人注意到她。燕子在天上飞着,她看到了亲在成长,一天又一天,长大起来。但燕子并不在意,因为她实在对于燕子并不是那么重要。义娜与耇劳是两个钓鱼的人,他们去挖蛐蟻,去寻蜘蛛去钓鱼,走在一个河岸边,他们遇到了亲。是的,只要有了“亲”,人类才能结婚。这可是个好事,他们俩觉得必须把这“亲”带回去。于是,他们编织了笲(dloeb,一种苗族用的竹器)去把她抬来。走到昴窝岭(veex angk ot),绳子断了线。亲一落地,那该死的疙瘩石眼快手快,口一张开,亲进了它的嘴巴里去了。其实,那不是疙瘩石的错,因在古代的时候,亲是在石头的夹蓬里的,本来石头就要得亲的,是因为河水倒流,石头把亲吐了出来,他也没有得到亲,所以这次石头一定要把亲吃掉。石疙瘩把亲吃了,天下开不成亲,人怎么办?必须把亲请回来。经大家商议:既然这样,我们不得不请石疙瘩让亲。石疙瘩爱吃鸡,就用鸡去骗石疙瘩。石疙瘩见到鸡,觉得这鸡才是吃的。人们把鸡在石疙瘩面前幌动着,石头见鸡,高兴得开了口,谁知,这一开口,亲掉了出来,跑到了茅草窝那里待着。几个小孩不懂事,看到亲在那里,提起一把火烧了起来,亲怕火烤,爬腿就跑,这一跑,亲兄弟跑出了三路:一跑狂风坡,跟天王(天上)开亲。一去多咀冲,跟龙王(水方)开亲。还有一路(人间),因为相貌好,哪里都不去,要去养往寨,给人类开亲。

故事讲述到了人类的“开亲”,因为开亲,才会有亲戚,其现代意义上的“亲戚”由此而产生,并也才出现走亲的活动。这就是苗族“走亲”的历史来源。

知道了“亲”的来源,并产生“走亲”之后。现在我们来解读“走亲”的范围。走亲最初的范围可能并不大,苗族《开亲歌》最早的“走亲”仅限为兄弟之间,之后才是兄妹之间,接着是姑舅之间,最后才亲家,社会。

《开亲歌》说,在第一部里有一个叫“年幼亲”的故事,那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蒙昧时期的故事。我们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先期和终结,更不知道它发生所在的地域。从古歌里我们只能知道,那时虎狼当道,而人类或许根本没有能力战胜的时代。鹰能把人类灭绝,虎能把人类控制。就是结婚也还在是由自然掌控着。利耶(nix veet)和几耶(jenb veex), 是同根的兄弟,他们捕雀和狩猎为生。然而他们每次套得的猎物都被虎姊妹偷走,无奈,后采取用力方式,兄弟俩进了虎窝。此时,虎姊妹去请他们的亲戚来吃兄弟二人。这时的虎“亲戚”都是一些野兽或自己的同类。换一种角度我们也可能认为虎氏姊妹是一个母系氏族的族群。故事里说的是“老虎”,且是个会说话的老虎,这说明,在远古时期,确实存在一支披着虎皮的民族,这是一支仍旧以母系氏族为主的民族,他们以虎皮作为服装,生活于山西林之间。其力大非凡,以至于“人兄弟”也无法匹敌。由此我想到了《山海经》里关于【驺吾】( zōu yú )的传说:“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或许这就是林氏国里名曰“驺吾”的兽类民族。故事接着说,兄弟二人战胜虎姊妹后,一个去了猴寨,变成了猴爸爸,另一个则走近了人寨,又消灭鹰族,救出了姊妹二人,最后兄弟二人与此姊妹二人结婚。他们都以刀耕火种为生。之后兄弟两家,一个生姑娘,一个男娃,待这兄妹二人长大之后,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最后又以一对磨子,和一甑半饭半酒的饭作为“天意”,成全了兄妹成亲。此时的兄弟成了亲家。之后,又轮下了下一辈时,“还娘头”的故事出现了,这就是所谓“姑舅表婚”。“姑舅表婚”就是姑与舅的子女互为婚配,这是一种近亲婚配方式。“姑舅表婚”在中国历史上,不论哪一个民族都是有,汉族有,苗族有,还有如佤族、景颇族、侗族、瑶族、苗族、彝族、达斡达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门巴族、珞巴族、白族、阿昌族、怒族、回族、崩龙族、布依族、毛难簇、土家族、畲族等等,甚至国外也有。苗族把舅舅的这种权利称为“还娘头”。也就是在这种单向舅表婚中,占着支配地位的是舅舅,因为只有舅舅放弃这种优先权,姑家的儿子才被允许按自己的意愿去寻觅意中人,否则就必须送礼谢罪。而舅舅如果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外族,则只须简单地打个招呼,根本无须送什么礼。对于“姑舅表婚”的看法,有人大言不讳地说,这是封建主义思想残渣。在这里我不敢苟同,因为与一个不读懂历史的人说教等于白说。这是上古时期的故事,那时没有“封建”思想。这其实是人类生存繁衍,人丁兴旺的一种方式。我在研究家谱过程中,曾遇到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兄弟开亲,而且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只是有人不愿意说出来。清朝雍正年间,张广泗征苗疆,我吴氏家族自雷山西江逃徙而至施秉杨柳塘定居,在这里开山劈地,成就了“梭系”吴氏族人的生活基地。我们那时都是与清水江岸龙氏开亲。后来,兄弟姊妹多了,该嫁的嫁不出,该结婚的结不成,别人哪有这么多男人和女人给你成亲。至每五代时,兄弟开亲。从原来的兄弟遥身一变,成了亲家,这就是“三公分三路,三奶分三族”,出现了同一家族可以互结婚的现象。别人称我们为“梭各么”,译成汉语也就是“族乱梭”,即兄弟乱亲的现象。这历史并不远,更何况是上古的时候。而唯一能让人知晓的是,我们共一个叫“巫样锁,耇样局”的远祖。即使是按现代科学来说,既然是第五代了,也是《婚姻法》规定的范围之外了。当然,心里还是有点纠结的。

回到原主题,举这个例,想要说明的是,亲戚关系有时也会回流到族内。我这里诂且叫“亲戚回流”。

苗族“走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两种。战争把历史上一些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强行的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加强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例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和平交往有利于促进不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便于他们之间的借鉴互惠。而苗族的走亲,正是一种和平的交往方式。

走亲戚,顾名思义就是亲戚相互往来与交流。走亲的类别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那就看你走这次是目的。比如有逢年过节走亲的,婚丧嫁娶走亲的,朋友聚会走亲,亲戚过往走亲的如此等等。而每次走亲则又按类别不同,送去的礼物也根据季节,时令、亲疏也各不相同。现在我在此仅举清水江和潕阳河一带苗族走亲的礼物。

这里分一般和特殊两种。所谓一般,就是大家平常所必备的。所谓特殊,也就是有一定的前因而走亲的。一般的,如小年。苗族人大年三十不探亲访友,因为这是自己家人祭祀祖先的节日,这个节苗族人必须洗手更衣,设祭坛,放祭物,并在吃饭的时候用手抓饭吃,表示与祖宗同食,外人一般也不参加。只有到了小年之年的节日才走亲访友。“小年”苗族指的正月十五,十五之前请打发人去叫姑娘姑妈回来,共度食年夜饭。是对姑娘或姑妈出嫁之后,回来探母访父孝敬老人的时候。姑娘或姑妈也要给父母汇报一年来自己的生活状况。她们所带的礼物一般是糍粑、鸡鸭、一块老烟刀、一坛好酒。清明节也要来挂青,苗族人认为坟墓有一半是主的(舅家),一半是客的(姑娘家),分男左女右,各烧各的边,已让逝者的灵魂既保佑主人,也保护客的。其礼物自然是一块老烟刀,一蓝糯米饭,香纸少不了;还有就是大小端午(也有六月粽粑节)、卯节(有六月卯,七月卯)或七月半,端午是求雨节,请龙神从东方来,带来风调雨顺,以促丰收。八月十五偷瓜节,是提醒民间丰收在望。九月九是粮食进仓节,糍粑庆丰收等等,这些节日大都走亲。所谓特殊的走亲,那就是看情况了,没有固定形式。这种情况也比较多,如:吃姑娘酒,姑妈家的姑娘出嫁,舅舅家要走客,大部人还送大礼。修房造屋、生儿育女、架桥修路、丧事、祝寿、议事、科第、出仕升级等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如寨与寨之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认朋拜友,也就是打老庚。时逢盛世,人们生活有所改善和提高,也就出现了官方与民间相互走亲的特殊情况。下面让我们举出几例特殊的走亲形式。

因节日而走亲的。在清水江一带,大型的节日主要有恰靓瓮(独木龙舟节),喽嘎良(姊妹节),喽呼略(鼓藏节),还有如正月十四的小年,二月二祭桥节族内架桥修路,吃新节(有的地方叫卯节、有的地方叫月半、有的地方叫吃酋)等。就举二月二祭桥节为例,古代社会认为,桥是引导子孙从东方来的路,因爬山涉水而来,要想繁衍后代,就必须将还在作为灵魂的子孙带回来。架桥和祭桥也就成了民间必不可少的事情来做。当家族之间架好桥后,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回来走亲。这种就是作为节日活动来走亲的。当然拾魂,叙旧、唱歌、跳舞自然免不了,同时也是增加兄妹或姑舅之间感情的;还有是因事理而走亲的,在这方面也比较多,如村与村之间或寨与寨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等等。这种关系就不局限于与“亲戚”了。2014年五月,双井镇鲤鱼塘新龙舟下水,村子里原嫁出去的姑妈来走亲戚,人数就达上千之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施秉双井凉伞村因婚姻与里浪产生矛盾,双方之间发生械斗,双方各出动了几百号人,梭枪大刀、长茅火器,大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后经政府出面平息了这场风波。然而,风波倒停息了,其后果则是“老死不相往来”,积怨堆恨深着。为“化干戈为玉帛”,2015年春节,把琴里朗丢弃前嫌,组织起队伍,浩浩荡荡要到凉伞走亲了。一边挑去糖果、饮料、鸡鸭等礼物,一边则杀猪宰羊候着,肉三天,酒三日,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化解了几十年的恩怨。又如,县里举办龙舟活动,也在时兴走亲活动。

苗族“走亲”的文化表达

文化是人的一切行为方式的表达, 表达是文化一个重要的功能。“表达”这个概念,是“用以指称作为人类学中的核心概念的文化其所具有的实际功能。”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文化也是可以表达的,这种表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自身的表达,二是被人类学者等人描述(表达)的文化。文化表达可分为语言文字的表达、非语言视听的表达和特殊表达等类型。从苗族“走亲”文化,我们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达。一是本族群内的社会身份或角色标记,二是族群文化记忆身体再现,三是个体情况和自我的经验表达,四是历史与身政治折射。

那么对于苗族走亲的文化表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走亲”在认同上的文化表达。“走亲”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我们时常听人说,苗族的热闹不过是“驴驴马马,笙笙鼓鼓”。这话不假,而正因为如此,苗族设计了很多的节日加以表达。而又因为有了这些节日,它的作用才发挥出来,特别是在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五百多年前,一支苗族走到黄平施秉一带,他们分择地而居,于是出现了梭支、诂支、柳支、廖支、嘎支、补支等十二支系。他们开山劈土,把江南的农耕文化带到了这片地方。而当他们为凝聚族,于是各地寨老邀约于剑嘎滩(有的说是松就虾)议楖,将各地举办祭祖祈雨的节日按先后分于36地,成就了36笙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了芦笙会期。丢梭(现杨柳塘根穹)虽吃的是杂粮,但也基本满足于“走亲”的需要,于是丢梭成了芦笙的开笙节。如此往来于各芦笙会场,最后至谷陇大寨结束。这是黄平施秉支系苗族的节日“走亲”的最早约定。又如清水江畔的苗族以依水而居,他们以龙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记忆,沿清水江自上而下,举办了独木龙舟节,让节日成了“走亲”理由。双井凉伞最近举办新龙独木龙舟下江仪式,其实我们都是知道,凉伞自然寨是二百多年前划的独木龙舟了。凉伞龙氏族人原居清水江畔,原是有独木龙舟的,因战争而迁居凉伞。后因清水江洪水冲走了龙舟,几百年过后,他们又才恢复。独木龙舟是清水江畔苗族的象征符号,是这个民族记忆的重新唤醒,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记忆,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也只有在“走亲”过程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其二、“走亲”在视觉上的文化表达。据苗族《开亲歌》载,传说细利希几家开亲时的花销可是不少。古歌唱载:“neix jid dad naot khat ,她家客人多,lb dangl bab bat naot 一路三百出,lb dangl bab bat hxangt 一方三百转,jeex geeb payd tiot hlat 如蚂蚁牵线,yaox geeb maod ak git 象虿虫背蛋,dax hsab jid baot niaot 满屋乱轰轰,bangb neix dad dos ait 她也不认得,juf xangk dol khat dangt 哪些是回门,juf xangk dol khat doet 哪些是邀请来。”而花销呢,则是“neix aob jid saos khat他两家开亲,tioedhxeb juf ghad hmangt 设宴十一晚,juf bab hnaib baid hliat 十三日整整(包括接亲和送亲两天),nangx mongl jox dod hfeet 煮去九斗米,hek mongl jox mail ongt 喝去九水缸酒,maf mongl jox dail bat 杀去九头猪,had nangx bab had tut 吃口吐三口,xeed nangx bab xeed dliat 吃酒三碗丢,caos soex laob lad yit 醉歪东倒西,bangs xaox ghab hxangd diet 靠着屋壁橱,eb niangx ghad nioes hvot 鼻涕口水流,diox dliab laob lad zent 踩着滑腻腻。”

人多了,确实无法知道哪些是回门来的,而哪些又是邀请来的,一时辩别不出。万般无奈的情况之后,卞几妈想了一个办法:打花猫。凡属来吃酒的人,通通撵出门去。饭再一路一路开。新客先吃,吃了之后,就由倒酒的人酙酒,吃了就“打花猫”:“dib ghad hniangd lak daot 蘸上锅烟灰,veex hnieeb laix god yit 前额涂个印,jaox dieb laix god sat 背上涂泥巴,liaos xaox hxeb diangd diet 撵众客出门。”苗语言所说的“撵”其实是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歌来“送”出门。现在人不知道哪个时候出门,一般就由主人家找几个能言善辩又懂得歌的人来组织,客人得到打花猫之后,自知之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打花猫驱客”也就由此而产生,并成一种“走亲”的文化标志。

从古歌来看,古代人对于走亲,在视角上是十分讲究的。

2016年6月11日,施秉县城摆上500米的长桌宴,接待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万名姑妈,庆祝“中华苗族第一龙”成功下水。长桌宴由1200套桌椅组合而成,容纳12000人就餐。据了解,参与活动的上万名姑妈是施秉各社区、各行政村组织的,旨在为“中华苗族第一龙”成功下水道贺。本次活动的参加聚会的姑妈总计10000多人,分属于120多个方队,她们的娘家全部在施秉境内。“有嫁到本县的,有嫁到外地的,还有嫁到外省的。”所有姑妈中,年纪较大的六七十岁,年纪小的只有20来岁。在长桌宴上亮相的除了万名施秉姑妈,还有游行队伍、龙舟队员及部分嘉宾游客。诸如此类的走亲,那必须是太平盛世,国富民强才能举办这样的大型活动。这其实是民间“走亲”从族亲向社会化走亲的延伸。

文化既然是可以表达的,那么表达就会有不同的形式。苗族人在走亲活动中,总是会把有自身文化基因的表达特点出来。比如服饰,如果这是一个节日,他们会按不同的年龄阶段,穿着不同的服饰。老年们会穿着暗色一点的服饰,而年轻人会穿鲜艳一点的服饰。过去说根穹一寨有十二门庭,就有十二套银饰服装,那叫了不起了,如今国强民富,银饰已不是希罕之物,足以用“殿下”的气派来描述。谷陇镇是苗族大镇,每到谷陇芦笙节到来时,这里就成了苗族姑娘展示银饰文化的地方。

其三、“走亲”在语言上的文化表达。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文化表达的重要手段。从日常的口头交流到鸿篇巨制的文学作品,乃至远古的表形、表意或表音文字,都可以视为文化的表达。“走亲”对于草根阶层来说,除语言的交流以外,更重要的是唱古歌的形式;加以表达。苗族关于“走亲”,人们会“肉三天、酒三晚、歌三路”来描述的。在语言的文化表达方面,苗族人大多用对歌的形式来完成的。苗族人说的“歌三路”指的是一个概数,说的是要唱很多路。苗族古歌分大歌十二路,酒歌十二路,就走亲而言,至少也得唱个几路。苗族语言中的“路”其实就是“部”,如一部《开亲歌》就达几万行,没有那么三天三夜,一路都是唱不下来。对歌比的是记忆,比的是语言艺术,比的是声情并茂。同时,也是对苗族的迁徙、苗族的历史的眷念。

其四、文化表达的变异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走亲”文化的表达也会出现变异性特征。例如,古代走亲,大多是一方红糖、一坛酒、一只鸡或一块肉等。姑娘回门走亲,一般是一只鸡、一挑糍粑或粽粑。现在除了以这些之外,还可改为一提碑酒、一箱水果、一件饮料。又如在办长桌宴之中,以市场比较快捷方便的皮蛋、凉拌菜、或煮熟了的肉食等,他们不再亲自动手。又如在主人安排客人活动的过程中,因人而异,老人可以按排唱歌,而年轻人则安排一台现代歌舞——广场舞,然后“你方唱罢,我登场”。又如,现代游方场已消失,所谓谈恋爱全部都是在网上完成。当他们谈成了之后,好多年轻人办酒席,不再使用奎十二天办席,十三天回门,就连长桌席也没有了。好多人都使用汉席圆桌,主的或客的,吃完席就走,一个认不到一个,更不要说“酒肉三天,唱歌一晚”了,而这些文化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十分不利,同时也成了传统文化消失的助推手。文化或许因这种表达方式的变异性而走向消亡。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对于文化的表达和表达的文化,一定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往日渐频繁,文化的表达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如何让不同的文化在对话、沟通中取长补短,达到“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研究文化表达就贯彻“文化自觉”的理念。也就是费孝通先生高度的概括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原则。费孝通在《重建社会学和人类学经过的回顾和体会》一文中指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知我”、“知他”、“对话”还是“共荣”,都离不开文化的表达。不仅苗族文化如此,文化的表达之于每一种文化主体而言,都是实现文化自觉的极其重要的课题。

注:部分引用来自于网络,没有书籍页码。而《开亲歌》的引用则是84版黄平施秉镇远三县民委内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