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人文地理

兵书阁•文星桥畔花苗音

 

兵书阁•文星桥畔花苗音

兵书阁村地处通道县西北边陲,与靖州接壤,由散居在大山里的12个自然村落组成,全村共有1500余名苗族同胞。清属福佑里,民国属中心镇十一保。新中国成立,先后为通道一区(城关区)、县溪公社所辖。20世纪80年代,沐浴着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春风,将当时县溪公社的戈冲、占字、肯溪3个行政村划出,成立了锅冲苗族乡。2016年,随着基层行政区划相应调整,这个历时仅30载的小乡,改制为现在的兵书阁村,回归县溪镇管辖。

(一)

据当地村民的家谱记载,清顺治年间,先后有潘氏和吴氏先祖,从靖州三锹和贵州远口迁徙而来。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之地。

始来第一站,潘、吴祖辈落户于錾字岩(后更名占字岩、占子)和吴家湾。当初,两姓先民相依为命,友好相处,拓荒开垦,共建家园。甚至立下款规,潘、吴两姓之间,视为家族,一律不许相互通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古老款约才得以逐步解除。

  

                    △ 兵书阁与文星桥(潘启斌/摄)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潘、吴两姓齐心协力,投工投劳,捐资献料,由本团寨的能工巧匠,在錾字岩寨前水口处,始建了“文星桥”。后于嘉庆十五年(1810),又在原桥外侧,兴建了“兵书阁”。该建筑为纯木结构,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斗拱翘角,雕梁画栋,雄浑壮观。桥廊与楼阁的巧妙结合,把左右两侧的山脉连接贯通起来,美化了团寨景观,改善了居地风水,为后代民众提供了一个集会议事、传道授业的场所。

随着村寨人口的不断增加,各户田地家业逐步扩大,为了方便生产生活,人们又多次向周边分散搬迁。先是在清嘉庆年间,相继有潘姓苗民,分别迁往垦溪(后更名肯溪)、岩弯、茶地脚、戈冲(后更名锅冲)、腰坡等地居住。20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又有吴姓多户村民,迁往冲嫰、高正、交赖居住。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因兴建晒口水库水电站,戈冲境内部分区域被淹,有的村民选择就地转移,也有的搬到了县溪安置居住。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自然村寨分布格局。

(二)

世居深山的兵书阁人,除勤耕五谷,更重视家道家风的培养教育,以此加强族群团结,提高民众素养。据当地族谱记载,潘氏祖先立有家训十条。其内容是;

“一要好,敬奉堂上双亲老,孝顺好;二要好,耕种五谷须宜早,勤力好;三要好,教子读书无价宝,明礼好;四要好,堂前内外勤打扫,气色好;五要好,兄弟友爱真是宝,团结好;六要好,夫妻和顺无烦恼,一世好;七要好,邻里左右莫相吵,和睦好;八要好,房族有事要帮到,殷勤好;九要好,莫生事来莫告状,忍耐好;十要好,同锅做饭不相闹,和气好。”

该家训从风格看,文字精,工整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从内容看,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通俗易懂。这十条家训,成为历代潘氏族民为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文明规范的民俗,积极向上的家风,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当岁月的历史车轮驶入新的世纪,寂寞乡村焕发了新的生机。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一批又一批学子陆续走出大山,考入高等学府深造。毕业后,有的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有的当上了人民教师,有的进入大都市创业打拼。戈冲籍学子潘爱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是这里第一位考入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是北京大学生物化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双科博士。后担任北大未名集团董事长,并荣膺“中国科技创业十佳青年”称号。

(三)

兵书阁人自古就流传有“客进旺家门”之说。在他们的理念中,有宾客到村寨来,能够请到家里吃上一顿饭,同桌共饮一杯酒,是一件愉悦体面的事儿。

客人进入村寨,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无论相知相识,还是陌生路人,他们都会主动与客人打上招呼,或是邀约进屋入座。

客人到家稍息,主人随即用盆子打来热水,给客人洗脸洗手。在每次用餐之后或是就寝之前,他们都会照例送上一盆热水。为了迎接来客,主人会事先把自家的房屋内外清理打扫,为客人提供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

若是客人在山寨里住上几天,一般只在主家吃上第一餐,其余各餐则由邻居或房族轮流安排。有时,几户人家为了争相请客,还会闹得面红耳赤,好不痛快。

若是来的客人过多,主家住宿不下,会把客人合理分散到邻居的各家各户。过去,寨民居住条件有限,但即使是再困难的家庭,都会常备一间卧室供客人寝用。

   

                  △ 山歌送别(周永红/摄)

待客人离开山寨,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前来送别。送行时,大伙儿一边走,一边唱着山歌,把客人送到村口才驻足留步,直至客人的背影从视线中消失。

(四)

油茶是兵书阁人待客最好的珍馐美馔。油茶的传统制作工艺颇有讲究,一般是以糯米花、玉米花为主要原料。同时,把烘干的大山老茶叶和井水一起烧开,泡成茶水。在茶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生姜汁、葱花等调料,然后把主料和调料一起盛入碗中。在喝茶时,连同主料一起吃下。因而自古以来,苗家人用茶不叫喝茶,而称“吃茶”。

清晨,当你从朦胧的睡梦中苏醒,就即刻感觉到有几缕清香从窗外扑鼻而来,那正是村寨里烹制油茶飘散的香味。无论夜宿谁家,一大早各家各户都会争先上门邀请你去吃油茶。一些有经验的客人,则会每家品尝一小点,这才能兼顾到家家户户。

  

                    △ 秀美苗乡(杨家敏/摄)

祖先们以油茶为题材,创作并流传下来许多山歌。如在“盘歌”中,就有记叙油茶历史传说的歌词。如“细茶好吃细炎炎,生在西天佛面前,头茶拿来敬天地,二茶拿来会姻缘”。还在村寨内设“茶堂”,在村外山上建“茶棚”,专门为男女青年提供对歌场所。对歌时,姑娘们要亲手制作油茶,后生们则要唱“讨茶歌”和“谢茶歌”。

(五)

兵书阁人喜欢摆长桌来设宴待客。他们的房屋一般为几户合建、十几间整齐连成一排,皆为木质结构通廊式吊脚楼,户与户之间往来方便。楼上大都比较宽敞,无论哪家有事都可通用。摆设酒席,常常把几张甚至几十张四方桌子拼在一起,俗称“龙头宴”。

长长的酒席有主次座位之分,一般是靠墙的位子为上席,由客人先坐。酒席两端是席上长老的座位,年轻人不可随便去坐。如果酒席设在堂屋,紧挨板壁的一边为客座,靠神龛一端,则留给席上最老的长辈。主人和陪客的人员与宾客相对而坐。

  

                    △ 长桌盛宴(潘启斌/摄)

腌菜是宴客下酒的特色佳肴。以前,山里没有电,交通也极不方便,更没有冷藏设备。如果家中突然来了客人,一时到集市去买,往返十分困难。于是,智慧的先民们把过节时宰杀的牲畜、家禽大部分都要放入坛子腌存。坛里的腌菜,可以储藏几年都不变质,且醇香可口。除了逢年过节,自家人很少去动用,家中来客方取出宴宾。腌好的酸食,既可鲜食,也可油煎火烤熟食。鲜有鲜味,熟有熟香,或鲜或熟,主随客便。

(六)

兵书阁人不仅热情好客,而且还格外讲究自己的装扮。因其服饰绚丽花哨,被称为“花苗”或“花衣苗”。

传统的花苗服饰,其布料多为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棉织品;其色彩以蓝、绿、白、青、紫为主;其款式因性别、年龄、季节、场所的不同而多样。尤以年轻姑娘的服饰格外引人注目。

   

                  △ 花苗服饰(潘启斌/摄)

头饰是苗家女子盛装的亮点。头上先包上手工织锦花帕,再用一束七彩毛线扎成发辫盘上,让彩色毛线末端飘于脑后。

传统女性上装,沿用的是中国古典旗袍式样与风格,只是多了一些彩条镶边的元素。下装多为自制的百褶裙或长裤,裹绑腿,脚穿布鞋和草鞋。衣领、衣袖、衣边及裤脚、裙脚镶有不同图案的彩色织锦花边。花边由姑娘用彩色丝线手工制作。

为突出女性身材曲线美感,腰间常束有一条彩色花带,两端系于身后,花须向下自然飘垂。腰带是苗家姑娘的手工技艺精品,一般长为五至六尺,宽为一至三寸,分别用不同色彩的纱线、丝线、毛线织成。此外,还配有不同式样的银饰品,主要有耳环、项圈、手镯、戒指、银链等品种。花季少女如果身着苗族盛装,显得婀娜多姿,别有风韵。

以前,各家各户普遍不宽裕,但都会为每位成员添置一套盛装。平时舍不得穿上,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婚庆嫁娶、走亲访友,方盛装出席,以示喜庆或重视。

(七)

在那个物匮乏的年代,唱山歌是兵书阁人最欢心慰藉的精神支撑。男女青年在谈情说爱时,借歌传情;大伙儿围在宴席上,用歌伴酒;在田间地头劳作,以歌提神。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山歌文化环境的熏陶感染,加之民间歌师的口授心传,到了谈婚论嫁时期,大都能够熟练掌握山歌的各种唱法和应用技巧。男女之间、宾主双方对起歌来,可以唱上几天几夜,难分伯仲。即使是即兴演唱,也能做到张口就来,你唱我和,可谓行云流水,对答如流。

   

                  △ 花园对歌(潘启斌/摄)

山歌讲究工整和韵律。一般为七言四句体。除第一句鲜有三字以外,其的都为每句七字。每首歌词视内容的需要,有四句、六句、八句,甚至几十句不等。每两句为一基本单元,总句数均为偶数。每首歌词的偶句最后一字,要求押韵且合平仄。如:“歌在口边要人唱,布在手边要人裁;裁衣的人得穿好,唱歌的人得宽怀。”也有的按本地方言和韵。如:“传”字读“旋”,“唱”字读“向”,“江”字读“刚”。如果歌词达不到平仄押韵要求,演唱时就会出现“反腔”,从而影响歌曲的整体艺术效果。歌词内容有俗有雅,通俗居多,便于大众交流传唱。

山歌的唱法丰富多样。如集体多声部合唱的,有酒歌、茶歌、担水歌;男女之间对唱的情歌,有倩口、高腔、对口、戏赖、酒令等。演唱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对象、歌词而选择相应的腔调。在合唱时,无论男声或女声,均由一名歌师领唱(俗称报歌),先报明歌词,再由一名歌手起歌,确定音调。然后,大伙儿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各自不同的声部合唱。这种可以由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集体合唱的民歌,既没有人指挥,也没有器乐伴奏,却能按照统一的要求唱出节拍整齐、高亢激昂、悠扬婉转、悦耳动听的美妙歌曲,让音乐界不少的专家和学者感到惊讶。

(八)

兵书阁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通道转兵”西进贵州的第一站。山间,一条条蜿蜒崎岖的古驿道,一块块长满青苔的石板,记录有当年红军长征行军留下的足迹。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负责人最高级别的紧急会议,在县溪恭城书院举行。会上,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得到赞同和支持,并立即形成向贵州转移的决定,史称“通道转兵会议”。12月13日,中央红军西进贵州。其中一路从县溪出发,长长的队伍火速进入县溪西面森林茂密的小山冲,攀援“花界”古驿道,到达地势较高、有利驰援的兵书阁古寨,守护主力红军沿洪州河而上向黎平转移,然后向靖州与黎平交界方向挺进。至此,蒋介石在湘西消灭中央红军的梦想化为泡影,中国革命开始走向胜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里不再是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基础条件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逐步富裕。2013年,兵书阁和文星桥,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占字苗寨被批准成为中国传统村落,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肯溪苗寨先后被评为全市最美平安村寨和全省清洁卫生示范村。

古朴的山寨风光,秀美的生态环境,幽静的乡村绿地,浓郁的苗乡风情,一个多彩如画的兵书阁,正在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