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在旅图  >  观光旅游

侗族村寨:地扪

 

千年侗寨的时光变迁

 

 

宁静的地扪侗寨一景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5日电(记者王念、闫起磊)地扪,一个隐藏在黔东南群山深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落,却因完整保存着700余年的侗族建筑和民族文化,成为一座“活着的博物馆”,渐渐声名鹊起。夜宿侗寨、探秘地扪,在这个“时光边缘的古村落”里,演绎着侗家人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侗语里的“地扪”,意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3日,雨后初晴,记者沿新修的柏油路来到地扪。蓝天下一片青翠的山谷中,寨子依山傍水,杉木林环绕着的吊脚楼、鼓楼、风雨桥错落有致,纵横交织的溪流几乎从每一户人家门口淌过,孩子们光着身子在小溪里戏水。

  说起地扪的历史,当地人都如数家珍。据传从唐代起,侗家人就在这里生活。由于人丁兴旺,历史上地扪曾三次分寨,每次分出千户人家。如今全村共有568户,2600多人。  

66岁的老人吴怀正告诉记者,他身后的这些禾仓,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寨子里的建筑都很古老。66岁的吴怀正老人指着寨子边上成片的禾仓说:“这些仓都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用着呢。”

  收藏粮食的禾仓是地扪人的骄傲。村支书吴胜法说,这不仅因为全寨数百个禾仓都建在水上,建筑结构独特可以防火防虫,更重要的是,这些禾仓虽只有一个木棍当门闩,却从未发生过粮食被盗的情况。“地扪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地扪侗寨村口成片的禾仓,村子里这样的禾仓有200多座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千年古寨中侗家人的生活正在悄然变迁。50岁的村民吴英莲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天天能吃上肉。

  黄昏时分,肉贩吴秀田卖完最后两斤猪肉,正忙着收摊。“200斤的猪,不到半天就卖完了。”吴秀田做专业屠户已有八年,早些年,寨子里可没人卖肉。“没人买呀,没钱呀!”他说,前两年卖掉一头100多斤的猪都要三四天,如今寨子里肉摊有好几个,每天都能卖完。

  夜幕降临,侗寨鼓楼里,十几个侗家小伙儿和姑娘聚在一起,唱起侗族大歌。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像往常一样围拢到一块,有说有笑,天籁般的无伴奏和声沁人心脾。

  “侗家人生下来,不会说话就会唱歌了。”27岁的侗家姑娘钟声丽笑着说,“现在的新鲜事还真多。以前唱歌为解闷,如今唱歌是心里高兴,还能挣钱。”78岁的吴学华老人接过话茬。随着地扪的影响不断拓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远道而来的客人都要听听原生态侗族大歌。“我们出场费可不低呢。”老吴故作神秘地对记者说。

  村民或许没想到,他们祖祖辈辈生活惯了的村子,在今天竟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寨子里的花桥群、禾仓群、红豆杉群、古井、古道、古建筑、侗族大歌、原始造纸术、传统纺织印染、刺绣、特色饮食等,正在成为他们致富的资源。2004年,黎平县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对地扪进行整体保护。

侗家小孩在禾仓前走过

 

  7月3日正是农历的五月十五。入夜,明月皎洁映照的吊脚楼旁,溪水淙淙流过的风雨桥上,不时传来轻柔的歌声。不忍打扰村民,记者借宿生态博物馆图书室。博物馆馆长任何昕指着5000多册藏书、10多台电脑告诉记者,这些都对村民免费开放。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为侗寨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大千世界的窗。

  4日清晨,雾霭还没有散去,记者爬上山梁拍摄地扪全景,一路上不断遇到早起的村民,辛勤的侗家人新一天的劳作又开始了。村支书吴胜法说,村民有一个愿望,就是盼着进寨子的路修得更宽敞些,能有更多的人来侗寨做客。

  

建在风雨桥边的禾仓

 

侗家人到禾仓运粮的马车

 

 

建在水上的禾仓

 

 

禾仓建在水上,可以防火防鼠防虫,但不会受潮

 

 

禾仓门上只有简单的木门栓,当地村民说,寨子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从未发生过禾仓被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