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非遗保护

湖南省级非遗——城步苗族“苗乡油茶”习俗

 

湖南省级非遗——城步苗族“苗乡油茶”习俗

 

一、城步苗族“苗乡油茶”的起源

早在新石器时期,城步境内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自唐宋以来,由于战乱频繁,苗族先民为躲避战乱,溯沅江而上,迁徙到城步境内。由于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河川密布,瘴气迷漫,蝇虫肆掠,疫病蔓延,苗民的生存受到极大挑战。聪明智慧的苗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自然抗争中逐渐摸索到了茶叶具有祛除寒瘴、伤湿、疫病的独特功效。同时,由于城步苗疆地处崇山峻岭,可种植粮食的地方少,产量低,为解决温饱和抵御疾病,聪明的苗族先民在饮用的茶水中加以玉米、红薯、花生等杂粮以及板栗、百合等野果,再加入油盐、姜、蒜等辅料充饥御病,逐步发展演变为苗乡先民喜爱的油茶,并广泛用于招待客人和节庆礼仪等重要场合。

城步苗族称茶为“槚”(读jiǎ,茶叶树的古称),称喝油茶为“茹卢槚”,与《尔雅》书中的“苦茶”的解释完全一致,说明城步苗乡油茶自后汉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油茶会的来历》中记载了油茶的流传情况:诸葛亮七擒孟获时,苗王孟获有八个老婆,最小的一个被乱兵所杀,其余七个逃进深山老林,因为缺少粮食,在山中又饿死六人,余下一人爬进一间茅棚内,被当地“苗蛮”以油茶相救,得以保住性命。这天是农历三月初三。苗王孟获仅剩的这个老婆为感激“苗蛮”的救命之恩, 回家以后便天天打油茶吃,并要孟获下令于每年三月初三举行油茶会,以示记念。这说明城步苗乡油茶三国时期已经非常流行。清光绪年间曾有文载:苗人“以冻米杂盐豉煮之,谓之油茶”。还有“姜牙蜜饯满盘陈,风味油茶亦可人。绝亿头纲新焙出,二凉亭子雨前春”的诗句,描绘出了油茶的独特风味。城步苗族同胞特别喜爱喝油茶,喝油茶是城步苗乡特殊的饮食习惯。大多数人家一天要喝一两次油茶,有些人家一日三餐饭前都要喝油茶,亲戚朋友来了,也以油茶相待。苗族同胞在各种节庆活动、红白喜事中常举行油茶宴。如今,苗族民间在娶亲嫁女等喜庆活动中仍然用油茶原料作彩礼,新媳妇“回门”时,婆家也会打发油茶原料回娘家以作打油茶待客之用。城步苗乡油茶用料科学,做法精细,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具有极大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作为绿色健康食品名声远扬。2009年城步“苗乡油茶”饮食习俗已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城步苗族“苗乡油茶”的制作技艺

(一)、打油茶主要用具

打油茶用具主要有铁锅、擂钵、擂槌、茶叶篓篓、茶杯、茶盘和茶料碗。擂钵、擂槌、茶叶篓篓、茶杯、茶盘和茶料碗是打油茶的专门工具。茶杯一般要在醒目的地方表上阿拉伯数字,以便识别。

(二)、打油茶的主要原料

打油茶的原料很多,初步估算有几十种,原料全部来自大自然,而且全部都是素食,绿色健康环保。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汤料、茶料、调料。汤料主要是茶叶,用城步本地峒茶嫩叶嫩芽加工而成。茶料的种类很多,有粑粑(糯米粑、蕨粑、笋粑、小米粑、高粱粑等)、阴米、红薯、玉米、花生、黄豆、豌豆、菜豆、刀豆、土豆、板栗、角栗、毛栗、百合、苦笋、小笋、水米花、白腊婆树叶、米豆腐等,一般根据季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茶料,每次打油茶一般使用三至四种茶料。调料主要有生姜、大蒜、辣椒、芫荽、葱、胡椒等,现在流行用一种生抽泡过的泡辣椒做调料,一杯油茶放一颗泡辣椒,又脆又辣,风味独特,很受欢迎。绝对不用味精、鸡精之类人工调料。

按性质分类,可分为粮食类、蔬菜类、山野类。粮食类主要有大米、糯米、红薯、玉米、高粱、土豆、小米、小麦、黄豆、花生等;蔬菜类主要有豌豆、菜豆、刀豆、豆角、四季豆、生姜、大蒜、辣椒、芫荽、葱、菜籽油等;山野类主要有板栗、角栗、毛栗、百合、栗子、苦笋、小笋、蕨根粉、水米花(一种野生花,加入糯米粉中做粑粑食用)、白腊婆树叶(一种可食用的野生树叶,一般晒干磨粉加入糯米粉中做粑粑吃)、茶油、茶叶等。

(三)、打油茶的程序

打油茶首先要做好平时备料工作,主要准备茶叶和阴米,花生、黄豆、红薯等一般是自家生产,其它的茶料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家庭情况自产或市场采购。

采择和加工茶叶。茶叶品种决定了茶汤质量的优劣,苗家妇女经过几十代人的摸索和总结,从十多种常见的茶叶中首选城步本地峒茶作为茶汤的主要原料。采茶叶的时间必须是在清明、谷雨前后,地点则须选择云雾缠绕的大山,从中采摘茶树的当年嫩叶与嫩芽,将茶叶洗净去渣放至锅里,经过蒸煮、搓揉、烘制、晒干,形成加工茶叶用的茶叶饼。

制作阴米。阴米为油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将上等糯米在净水里浸泡24小时后滤水,将浸胀的糯米拌适量的食油或谷糠上蒸笼蒸熟,用簸箕晒干,用石舂斗冲,筛簸去除谷糠后成阴米,这种阴米在炒炸时不需要过多的油,且容易熟,吃起来格外香脆。

打油茶的过程可分为:炒(煮)茶料、开茶汤、散茶端茶。

清洗茶具,准备茶料。将擂钵、擂槌、茶叶篓篓、茶杯、茶盘和茶料碗等清洗干净备用。将当天要用的油茶料准备好,该清洗的要清洗干净,该加工的加工好,备用。

炒、炸、煮茶料。制作茶料有炒、炸、煮等几种方式。将荫米放于煎热的油中爆炒成酥脆的米花,呈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将黄豆、花生、脆玉米等用油炸脆;根据时令,也可加入糍粑、蕨粑、红薯、豆角等,把糍粑、蕨粑、嫩玉米、苦笋、豆角、米豆腐、栗子豆腐、板栗等茶料煮熟或炸熟。有人说油炸食品有害身体,但那是指多次重复使用的油炸出来的食品,而苗乡油茶每次都是使用新鲜的健康食用植物油,绝对不会有害健康。

煎煮茶汤。(1)、泡洗茶叶。根据需要取适量的茶叶,用温开水浸泡几分钟,这时茶叶就会被泡开,然后倒掉泡茶叶的水。泡洗茶叶的目的是去除茶叶里的炉墨、灰层等杂质,同时除去茶叶里的一部分苦涩味。(2)、开茶汤(俗称开茶水)。开茶汤分为开头锅汤和开二、三、四锅汤。开头锅汤的方法是:把油茶锅烧热,放入茶油或食用油,油烧热后放入事先泡好的茶叶,稍炒茶叶至发出清香时,再放入适量的开水,熬煮茶汤,待茶汤足够浓后,用汤瓢舀起茶汤,通过茶叶篓篓滤去茶叶,用擂钵盛装茶汤,再倒入茶罐,放火塘边加热备用。开二、三、四锅汤的方法是:把开过头锅汤的茶叶放到擂钵里,用擂槌擂烂茶叶,再倒入油锅中稍炒,加开水熬煮成茶汤,其余做法同开头锅汤。每锅茶汤开多少依喝茶人数而定,以每人一轮半杯茶水为准。茶叶的多少决定茶汤味道的轻重,有人喜欢喝浓茶,就多放些茶叶;有人则喜欢喝淡一点的油茶,就少放一点茶叶。(3)、烩茶汤(俗称烩茶水)。把生姜、大蒜、辣椒等用擂鉢擂碎,放入滚沸的油锅中炒香,再倒入前面所开的茶汤,烧开,加盐,香、咸、苦、辣、甘的茶汤即成。

散茶端茶。散茶就是主人按喝茶人数的多少,在茶盘中摆好茶杯,将荫米、花生、玉米、蕨粑等各种茶料分放杯中,撒上葱花、芫荽、胡椒等佐料,然后再放入滚沸的茶汤,即成香酥可口的苗乡油茶。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放上一颗泡辣椒,辣味更浓。茶散好之后,主人会用苗家特制的大红木质茶盘将茶杯端到你面前,请你享用。茶杯上有编号,你端到哪杯哪杯就是你的“专号”,你记住自己的编号,喝完一杯后再把茶杯放回茶盘中,喝下一杯时你就不会端错。油茶端上手后,先边忙着喝,喝油茶和喝茶一样有讲究,“一闻二看三品味”,闻者闻其香,大蒜香,葱花香,茶汤香,茶料香;二看看其色,花生红,米花白,葱花绿,茶汤黄,五颜六色,美不胜收;三品品其味,花生脆,米花酥,粑粑糯,五味杂陈,各有特色。喝油茶时,主人会招待客人围桌而坐或者围着火塘而坐。主客边喝边啜、边聊天,喜欢打牌娱乐的,则可以边打牌边喝油茶,其乐融融,享受苗乡特有的慢生活。

三、城步“苗乡油茶”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学价值

在长期受现代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下,城步苗族喝油茶的习俗仍然顽强地保留至今,说明苗乡油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苗乡油茶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饮食习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古代苗族茶文化的遗存与发展。城步苗乡油茶包含着苗族先民健康的饮食理念和生活智慧,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已成为当地的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生活风俗,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苗族先民与大自然开展斗争的记录,是一项伟大的创造发明,凝聚着苗族先民顽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记载了苗族发展的历史,对研究苗族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苗族是最崇尚礼仪的民族之一,用油茶招待客人是一种高规格的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苗族人民除了自己每天喝油茶外,常备有充足的油茶原料,若来了客人,油茶成了必不可少的招待客人的方式。城步的油茶文化非常讲究,一般每次要喝四杯,意为敬天地神灵,敬先辈祖宗,求平安康泰,求多财多福。有的苗族主人热情好客,为劝客人多喝几杯油茶,还编了一首打油诗:一杯强盗二杯贼,三杯四杯才是客。没想到广为流传,成为城步苗族油茶文化的顺口溜。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城步苗乡油茶已名扬四海,成为中国茶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一支耀眼的奇葩。苗乡油茶浓郁绵长,清脆爽口,早已声名远播。有诗赞曰:

清新可口色香浓,把盏畅怀四碗中;

主客堂前飞笑语,山歌几曲荡春风。

每当饮到兴起之时,苗民便放开歌喉唱起山歌,那悠扬纯朴的歌声从苗家的客厅飘出,豪情亮嗓,响切苗寨。苗寨飞歌,表现的是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盼。

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曾经红极一时,唱响祖国大江南北,就是著名作曲家白诚仁先生在城步采风时依据城步山歌《贺郎歌》的韵律创作的。

苗乡人民喜爱唱“油茶歌”,经文化工作者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油茶歌》专著。1964年,城步文化部门在民间油茶歌的基础上创作编导了油茶歌舞《油茶献给毛主席》赴京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苗族演员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城步油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外地游客极大的好奇和兴趣。“姑娘巧手打油茶,水甜茶香遍苗家;敬向主席献油茶,穷根挖断富根扎。”在当时,这歌词被《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转载。

2002年,根据城步油茶文化创作的《油茶舞》成为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舞蹈。2013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旅游民俗文艺汇演,由城步选送的原生态舞蹈《油茶舞》再次以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旋律,让成千上万观众为之倾倒。

在城步苗乡,油茶是各族人民最喜爱的食品之一,是迎宾待客的佳品,“喝油茶”已成为当地的一种独特的生活习俗。“油茶誉四方,慕名来品尝。当年喝一碗,三天嘴还香。”油茶因其令人难忘的美味和浓郁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受到人们的喜爱。城步油茶不仅是一种世代相沿的饮食习俗,而且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礼仪习俗和油茶文化。

来客打油茶。苗乡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者邻居串门,主人都会以打油茶相待。白天来客,油茶是最好的招待之物,油茶有充饥、防寒的作用,能为来客扫除疲劳解决温饱;晚上来客,则会在吃完晚饭之后,边打油茶边聊天,油茶起到了宵夜的作用,架起了交流的桥梁。

相亲打油茶。阿哥来到苗家,温情的苗家姑娘会施展自己最好的打茶手艺为阿哥打出香喷喷的油茶,以表心意。通情的阿哥即便是不习惯这种饮食也要品尝几杯,否则苗家人就会认为是看不起他们,心里不好受。

祭祀打油茶。苗乡人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要烧几柱香,供上三杯油茶,以告慰祖先,祭祀天地。尤其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的“中元节”,各家各户必须在神龛前烧香烛敬油茶,每日三餐都是如此。

山歌伴油茶。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家山寨歌如海,苗族同胞出门山歌在口,进屋也要润润歌喉,尤其是有远方客人来到苗家时,苗家阿妹总要打好油茶,叫来村寨里的年轻人“对山歌”,以歌伴茶,其乐融融。她们一边打茶一边唱:“天上月光亮堂堂,水上莲花吐清香,清水当茶表心意,缺少油盐蒜和姜。”客人若是会唱歌的,必定以歌相答:“山高难比摩天岭,溪流难比大海深,人情要数苗家好,油茶味美醉人心。”如果不会唱歌,也可随口说些四言八句来应付,“油茶打起喷喷香,又香油盐又香姜,歌声伴茶味更美,可惜我哥不会唱,还请姑娘多原谅,多原谅”。苗家阿妹估计你不会唱歌,自然也会原谅你。会唱歌的客人则会被苗家阿哥阿妹围得团团转,主客一起展歌喉对山歌。

喜庆宴油茶。在苗乡,凡遇红白喜事、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会打油茶宴请宾客。苗家人婚嫁前以打油茶定亲:女方到男方家打油茶,让男方家人品尝,一来通过实践可判断女方的贤慧与勤劳,二来是看未来媳妇是否标致能干,当得到长辈肯定后,就算定下亲事,只待选择良辰吉日迎娶过门。小孩满月要打油茶,以示庆贺家中喜添人口,也寄托着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希望。老人做生日要打油茶,叫做“煮寿茶”,由子女或晚辈亲属敬献,“煮寿茶”逢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等大寿最为隆重。

多家请油茶。苗家山寨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只要发现有客人在某家,邻居们知道了,都争相打茶喊客。倘若你是第一次去苗家作客,你定然会不知所措,左邻右舍的人坐等请你上门吃油茶,吃了上家走下家,吃了东家串西家,务必户户吃到,家家领情。按照苗家的习惯,其他主人请你吃油茶,你得应邀而去。否则,就认为你厚此薄彼,看不起他们。你如果应付不了的话,你也应高兴地婉言谢绝,推说下次一定补上,切不可粗声粗气回绝主人的一片好心。

接送有茶礼。走进苗家,家家的堂壁上都挂着一个绘有精美图案的红漆四方茶盘,这个茶盘是专门端油茶用的。苗家在打油茶时,哪怕只有一个客人,主人不直接用手捧茶,而要用红漆茶盘恭恭敬敬地送到客人面前。客人呢,应立即起身,很有礼貌地双手接茶。主人端茶也要按照先宾后主,按座位依次递送。喝茶时一般主人先动口,客人后喝,这样,一是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二是解除客人对这种饮食的顾虑,让客入放心大胆饮用。

苗家油茶文化充分地体现了苗族同胞热情好客、以礼待人的优良美德,昭示了苗家人的美好心灵。

在经济全球化、饮食多样化的今天,苗乡油茶这一传统的民族风味饮食在现代生活中依然能占有一席之地,保持自己强劲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功能价值,苗乡油茶的功能价值可概括为生活功能价值和社会功能价值两个方面。生活功能价值最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以前生活在苗疆大山的苗族同胞最大的问题就是温饱问题,聪明的苗族先民用油茶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油茶同时还有医疗保健功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为药用,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城步苗乡油茶习俗就是古代苗族茶文化的遗存和延伸,是一种原始的健康的朴素的食疗方式。研究表明,油茶具有降血脂血压、预防脑血管疾病、预防胃肠道疾病、预防骨质疏松、坚齿防龋,清除口臭、利尿通便、解毒醒酒,保护肝脏、抑制癌细胞等多种功能。苗乡油茶的社会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方面。城步苗乡人们有“请油茶”的习俗,苗乡人们在红白喜事之后都要请邻里、亲朋喝油茶以示谢意;平日里也会经常邀请左邻右舍来家喝油茶,就如人们常常请人吃饭一样。城步油茶不仅仅是苗族的饮食习俗,同时也是城步各民族共享的饮食文化,往往一家打油茶,四邻八里一起分享。打油茶与苗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牵动着苗家人的每一件事,它犹如一条纽带,将苗乡各族人民紧紧连接起来。苗家人如遇婚嫁寿诞、乔迁新居、添丁加口、逢年过节、亲友聚会、邻里串门、供奉祖先等等,都要打油茶,请人喝油。打油茶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交手段,因此有人对油茶由衷赞道:“莫道醉人唯美酒,油茶四碗更生情;美酒只能喝醉人,油茶却能醉人心。”苗乡油茶,其实就是一种民族和谐、邻里和谐的文化。

四、苗乡油茶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的不断融入,许多年轻人对传统的饮食习俗有抵触,不愿意学习苗乡油茶的全套制作技术。苗乡油茶的制作技术上千年来遵循“传女不传男”的古俗,男人们只管喝油茶,不会打油茶。近些年来,城步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或求学,留在家中的老太婆想带学徒也找不到对象,因而出现了部分苗民家庭无传承人打油茶的状况。传统的油茶制作技术如今正面临失传的尴尬。

城步县“苗乡油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步苗族的精神植被和灵魂根脉,是城步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正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艰难,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苗乡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推进“苗乡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还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紧申报国家级非遗,力争抢在其它地区前面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明、清时期,城步境内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反抗封建王朝的压迫,但受到封建王朝的残酷镇压,全部以失败而告终。城步苗、侗、瑶各少数民族群众为逃避官府镇压,不得不逃亡广西、贵州,有的迁徙到了云南、广东等地。同时也把城步苗乡油茶习俗带到了这些地区。喝油茶习俗在广西三江、龙胜、资源、恭城、全州、平乐等地也十分流行,油茶店已开遍县城和桂林市的大街小巷(有的也是城步人在开的),油茶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人所喜爱,成为都市里最具特色的民族饮食。现在,广西正加大对油茶的挖掘、保护、开发工作力度,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恭城油茶、平乐油茶已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也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油茶还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书。自2011年举办广西首届油茶文化节以来,每年3月都在桂林恭城举办油茶文化节。广西油茶文化节举办规格较高,活动形式新颖,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对于推介恭城油茶效果显著。2013年11月“品味广西-八桂油茶香”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活动邀请了广西各族特色油茶如恭城瑶族油茶、平乐水上瑶族油茶、龙胜壮族油茶、融水苗族油茶、三江侗族油茶进行现场打油茶展演,同时还举办了“广西油茶论坛”、“八桂油茶百人宴”、“油茶文化长廊图片展”、“油茶知识有奖抢答”、“观众体验打油茶”等活动,向大众展示了广西浓厚的油茶文化,增进了大众对广西油茶的了解。恭城油茶、平乐油茶已成功开发出用开水冲泡的“浓缩油茶”,畅销日本、韩国等地,年产值数千万元。广西油茶产业的发展,对我县苗乡油茶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只能迎难而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挖掘苗乡油茶文化,争取湖南省文化厅、邵阳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力争在其它地区之前申报成功。

2、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全县人民对“苗乡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创造力。广泛发动全县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搞好“苗乡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完善。

3、加强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城步油茶得到持续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是培养“非遗”土专家,积极引进“非遗”研究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是一种高素质的、具有多学科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步油茶能否早日成功申请国家级“非遗”名录至关重要。早日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能得到国家资金的重点扶持,能提高知名度,便于旅游开发,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二是采取措施,积极培养城步油茶传承人。如前文所述,城步苗乡现在会打油茶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少,传统的城步油茶制作技术如今已面临失传的危险。政府文化部门积极收集、整理城步油茶的历史传说、制作方法、功用价值等方面的资料,财税部门在资金、税收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城步油茶创业者、就业者,劳动部门给予相关技术支持,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宣传部门挖掘油茶文化资源,包装推介现有油茶文化传承人,中小学校开设“打油茶”劳动技术课,同时鼓励家庭式传承和师徒式传承,让苗乡群众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学习、保持“打油茶”的生活技能。如此多措并举、多方协作,城步油茶才不致中断传承人。

4、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我县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结合起来,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强文化,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事业发展双丰收。我们可以借助一年一度的苗族“六月六山歌节”或者举办“城步油茶文化节”介绍城步油茶的历史、制作方法、功效,可以利用现有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开展游客参与打油茶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打油茶”的无限风情,可以利用影视、网络、报刊媒体介绍有关城步油茶的文化艺术产品,把城步油茶推介到全世界。城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有中国南方“呼伦贝尔”之称的国家级风景区八十里大南山,有苍茫神奇的十万古田原始生态区,有幽险曲奇的白云溶洞,有风光如画的白云湖,有神奇美丽长安营,有生态保护完美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两江峡谷,更有苗、侗、瑶等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苗乡油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步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原汁原味的苗乡饮食文化,具有强烈的神奇感和吸引力,二者结合起来,一定能取得相互促进的双赢效果。

5、将“苗乡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先进的工业化生产结合起来,积极招商引资,或鼓励支持城步本土企业和有识之士,参照方便面的生产模式,实现苗乡油茶的工业化生产,使苗乡油茶饮食习俗走出城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现“苗乡油茶”的商品化,促进苗乡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苗乡油茶”作为一种原生态的饮食文化,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积极保护的态度不断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苗乡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有生命活力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也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交流,不断吸取新的营养而更加丰富,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