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民风民俗

四个民族的祭祀舞 有深远的故乡回响

 

四个民族的祭祀舞 有深远的故乡回响

 

5363ba4ffbad981c11f9772d96a777f8

  2014年12月28日,桑植县麦地坪村,在钟必武的院子里,十几位村民跳起仗鼓舞。f6978dcc2b36195ce62249379a634361

  2014年12月27日,桑植县四方溪乡村,周纯勤带着他的小儿子、两个孙子与侄儿跳起了跳丧舞。

  2014年12月30日,保靖县迁陵至默戎公路上时不时可见着传统服饰的苗家妇女背着背篓走在路上,沿途有漂亮的苗寨。阳光从山坳处射来,谷底的雾气尚未散去,在各种“U”型山道上驱车而下,可听到远处,中心村集市传来的吆喝声,人声鼎沸,路上的行人都是奔着这里来的。在谷底汇聚成一个点。葫芦镇米塔村就在这个点再往里10公里,因为偏远,原生态的苗鼓舞才得以保存。此行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在桑植县碰到一支跳丧队,后来电话得知在刚到那天,打鼓泉有场丧事,错过了。其他4种舞蹈发源地,亦相当偏远,而12月28日,在桑植县麦地坪白族乡观看仗鼓舞,正好碰到钟必武家杀年猪。

  农历旧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烈了。

 

 6a8c1d7b95f2a262d35af7a37e75b898

钟必武在示范传统仗鼓舞的动作要领。摄影/潇湘晨报实习生 杨杨

3ad27f36ab9a4cb4db10cc6e09e1bf5b

  2014年12月29日,保靖县首八峒沙湾村,土老司魏品付在八部大王庙前跳铜铃舞。他每年年底都会自发来此跳舞,祭祀其远祖之灵。摄影/潇湘晨报实习生 杨杨

  土家族•八宝铜铃舞:一个人的乡愁独舞

  我们在首八峒沙湾村,酉水中游的岸边看土老司魏品付一个人跳八宝铜铃舞,他左手执司刀,右手拿铜铃,头戴斗笠,反穿蓑衣,身披红色长衣,在八部大王庙前挥舞着手臂,时而向左,时而向右。

  因为年迈,很多大动作跳不来,平常都是弟子跳,他在边上掌坛。土家族掌坛的法师被称为土老司,土家语称为“梯玛”,权限很大。魏品付的师傅是向光权,八宝铜铃舞国家级传承人,住在碗米坡镇,如今年事已高,另一位师傅姓张,是他媳妇的外公。

  土老司有传外不传内的说法,而且要经过师傅“盖卦”(意即师傅认可,学成出山)才能得到四寨八村的承认。魏品付在上世纪70年代“盖卦”,当天杀了一头猪,请四方好友来聚,其师张顺胖赐其一把司刀、一个铜铃,交一个大印,准其可以起坛兴事了,而那些喜欢铜铃舞却未盖卦的人,则只能伴舞,没有起坛的权利。

  年事已高的魏品付只示范了其中的几个动作,便气喘吁吁跳不动了。他说,铜铃舞整套流程就是在叙述其祖先征战、丰收与日常生活,包括打粑粑、舂米、推磨、喝酒的生活内容。在跳舞中,要加入自己的语气词,声音时高时低,伴随着铜铃声,颇有一番神秘感。

  当日,阳光直射在八部大王庙前,其上是魏品付请人塑的雕像,一个男人手拿斧头,屹立在酉水边,背后是被土家族称为圣山的黔山。魏品付说,平日里很多土家人坐船前来祭拜自己的先祖。

  查证历史,魏品付雕塑的男人为“涅壳赖”,为当地土家首尾八峒蛮人之首,土家长篇史诗《摆手歌》有“八部大王涅壳赖”与黄帝作斗争的神话故事,其死后就埋在黔山,山下有座八部大王庙,是土家族祭祖的神庙。每三年或五年,周围的永顺、龙山甚至湖北恩施州的宣恩、来凤都会来人朝拜,势必跳铜铃舞,亦有摆手舞、茅古斯上场,祭奠“涅壳赖”的魂灵。

  魏品付自己则保持着每年春节来此跳舞的习惯,并带上香、纸、酒,唱梯玛神歌,跳铜铃舞。2014年12月29日观看他表演时,每见其回首、顿足、摇铃,语音低沉,则会联想到世世代代的土家人沿着酉水上下迁徙,走船。无论搬到哪里,总记得黔山脚下,酉水河边,其祖“涅壳赖”魂灵,就在那里。而魏品付的职责就是站在这里,用自己年迈的身体与祖先对话。

 

  白族•仗鼓舞:从历史、劳作、山水演化而来的舞蹈

  2014年12月28日中午,阳光照进钟必武土家族式的院落里,屋里围满了跳仗鼓舞的妇女,年纪最小的一个叫向桂花,今年28岁,2014年年初才刚学习仗鼓舞,前后学了3个月,“10套跳下来,100多个动作,转得人晕头昏脑”。

  省级仗鼓舞传承人钟必武介绍,仗鼓舞以前是传男不传女的,因为目前男人都在外打工,女人反而跳得更好,让女人跳,也增加了舞蹈的观赏性。

  因为杀年猪,钟必武的几个孩子亦从县城赶回来,院子里围满了人。下午1点,钟必武打电话叫来了11个人,大家在屋里换上白族的传统服饰。

  仗鼓舞的必备道具是一根长七十厘米、由竹篾编的“杖鼓”,其外形与江华瑶族的长鼓很像,据钟必武介绍,这是从“舂杵”演变过来的,而且仗鼓舞很多套路都在表演白族先人用“舂杵”舂米打粑粑时的劳动场景。

  收拾完毕,11个人在院子里围成一个圏,中间4人,外围7人,两圈的基本动作是相反的,开始排练时,钟必武敲锣,钟新华打鼓,平日间还会有唢呐伴奏,今天人员没有凑齐,索性省去。

  钟必武说,仗鼓舞的节奏主要依靠鼓点进行,第一个动作叫“内三环”,就是模仿白族先人舂米打粑粑时的动作;第二个动作叫“野猫起腔”,来源于传说中,迁居至麦地坪的白族先人早期到当地土家族潘大公屋里探望,看到一只黑猫,后来潘大公的妻子就病死了,传说这只猫躲进了村后猫洞山,为了记述这样一件事情,创立了这样一组动作。

  如此说来,仗鼓舞的10套动作与白族先祖的起居生活、生产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事实也正如此。

  下面两个动作“五龙捧神”与“魁星点斗”分别介绍了麦地坪优越的地理环境,钟氏族谱记载,麦地坪处一处龙脉,四周围山,有溪水穿村而过,地理环境宜居。

  接着又展示了其先祖的智慧、勇武,如表现与雄鹰搏斗的“雄鹰展翅”,与土匪搏斗的“双龙出阵”,在外转战多年的“苏秦背剑”,最后“划龙船”与“童子拜观音”说的是,战乱后,先祖之妹与之分散,大公划着船去寻找,而流落他乡的小妹,与当地人成了婚,自求多子多福的历史往事。

  钟氏是宋末从大理白族随元军一路攻城拔寨,经越南、广西、江西多地辗转入湘的十大姓之一。其先祖一路历尽艰险,所遇战乱可想而知,在与当地土家族融合、定居之后,创立的仗鼓舞多少记述了这一艰苦征战、漂泊而后艰辛立家的过程。

  舞蹈结束后,钟必武说,以前的舞蹈,跳起来会更有力一些,虽然目前已趋向舞台表演化,钟必武还是要求学仗鼓舞的年轻女子,马步要扎稳,踢腿要有力,尤其是跳“双龙出阵”那一套动作,出拳时,要喊出精气神,毕竟那是再现祖宗与敌搏斗时的场景——所以仗鼓舞之前有传男不传女的讲究。

 

  苗族•鼓舞:椎牛时只有女人敲鼓,有以色诱鬼之说

  离开首八峒,我们去了葫芦镇米塔村,去拜访一位鼓王,保靖吕洞山地区著名的苗鼓舞蹈传承人洪富强,年已80,但打起鼓来,还是那么赏心悦目。

  12月30日中午,我们把鼓抬到洪富强三叔门前,找了一块空地,洪富先负责敲边。开始两人敲不到一个点上去,洪富先多年未打鼓了,洪富强说他以前敲边敲得很好,当了村长后,久不练习,手生了。

  洪富强说,对于苗鼓舞而言,敲边很重要,打鼓的节奏与舞蹈动作都是依靠鼓边的节奏指挥的,两者敲不到一块去,会影响鼓舞的节奏与气氛。

  最常见的敲边节奏为“二夹一”,即第一拍的前半拍,双手同时敲边,后半拍,右手敲边,左手休止。随着表演者情绪的高昂,敲边的节奏会越来越快,若一方掌握节奏不准,表演就会停下来。

  两人摸索一段时间后,洪富强先跳女式苗鼓舞,因为在椎牛活动中,是东家的女人先打鼓,其动作是模仿女性的日常生活,如洗脸、梳头、装点、插秧、织布等,舞蹈中要尽力挥动手中鼓棒,两脚也要配合手上的动作,时而前伸,时而后退,或单踢腿、旋转。

  在椎牛活动中,因为女人都是穿着盛装,头顶银器,左右摇首,银光闪烁,煞是好看。此时,亦是村寨男女物色恋人的机会,洪富强说寨里不少男人的媳妇都是在椎牛时节认识的。

  然后,是较难表演的猴儿鼓。洪富强只跳了一半,鼓点起时,他从一个角落走过来,模仿猴子,左右冲突,来到鼓前,试探性地敲一下,做猴子抓耳挠腮样,从胯下抡起鼓槌“咚咚咚”,中间再扭身旋转。跳到“猴子摘桃”时,他停下来,摇摇手,说“跳不赢了,年纪大了”。

  洪富强说,夯吉的猴儿鼓跳得好,那边山里有猴子,可经常看到它们的动作,自然跳得像几分。

  休息十分钟后,我们把鼓抬到一座桥上敲,鼓声吸引了桥下的龙成香,今年已77岁,亦会打鼓,她走到桥上,洪富强负责敲边,也跳了一场女式苗鼓舞,动作已不太流利,且鼓点与洪富强总是敲不到一起去。老人抿着嘴笑,直言“腿脚不利索了”。

  洪富强说,周围苗寨数住在葫芦镇上的施清兰鼓打得最好。上世纪五十年代,洪富强曾在保靖文化馆工作,转职教师前,曾推荐施清兰到长沙参加全省民族舞蹈表演,第一次向外界传播了葫芦镇的苗鼓舞。

  上文已述,作为椎牛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女人敲鼓更常见,也更符合椎牛的祭祀意图,所以,在偏远的苗寨几乎上了年纪的女人都能打,与前述两种舞蹈不同的是,苗鼓看起来虽与驱鬼有关,但动作、气氛极热烈,目前已被搬到舞台上,或者在逢年过节的喜庆节日中表演。

  洪富强说,以前,苗人是很忌讳家里放鼓的,闻到鼓声必定有事,而长期的椎牛驱鬼迷信认为,鼓与鬼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里敲鼓总不是好事。苗家只有在椎牛、祭祖或遇战事时击鼓,平日里,鼓都被封存在屋顶。

  2014年12月30日,我们开车至米塔村,进入洪富强的房间时,其所用之鼓已被封存,后来搬来梯子,费了很大周折,取下用之。不过洪富强说,苗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经过推广与改编,葫芦镇很多苗寨都常见打鼓队。30日下午,开车经葫芦镇街道,遇一女子学鼓,鼓就架在街道旁,边打边笑,陈日的忌讳已很少见。

 

  瑶族•棕包脑:跳起来更像一场武术表演

  2014年12月31日,我们从洞口县文化馆借来服装,让省级传承人、丰保连的徒弟戴昌路在老艾坪村6组的农田里跳棕包脑。戴昌路说,老艾坪村6组是长塘瑶族乡棕包脑的发源地,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附近瑶寨的村民都会来此祭祖,老艾坪村6组背后的山包上有瑶家信奉的瑶老阴司,是祭司与药师的合体,因年代久远,被推为祖先供奉。

  丰保连就是老艾坪村6组一位老阴司,因年事已大,将棕包脑的祭祀事宜交给戴昌路执行。

  2014年12月31日下午2点,戴昌路在老艾坪村6组的农田里跳起了棕包脑,脚踏草鞋,手执一根齐眉棍,从东边打到西边,看起来,像一场武术表演。

  棕包脑的产生与一位英雄练武救母有关,武术套路是从传说中演变而来的,而洞口县处在梅山文化圈,多少又受到梅山武术的影响,跳舞像打拳一样。

  戴昌路将一套拳脚打完,只用了5分钟,然后拿起一个长条板凳舞将起来,前后也不足5分钟,两套拳路舞毕,行谢师礼,站在田里,喘口粗气。

  洞口县文广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袁文强主任说,整理改编以后的棕包脑多是2人或多人群舞,有对打的招式,今天时间仓促,大部分民间艺人又打工外出,所以表演的观赏性就差很多。

  在长塘的瑶寨,年轻人都能舞出几棍子棕包脑,如果有武术的功底,上手则更容易。棕包脑讲究出棍有力,动作一气呵成,舞者手提棍棒,屈膝深蹲。蹲时,扫棍、挑棍;转时,挖棍、挠棍;立时,顶棍、劈棍。一进、一退、一折、一转,斜线移动,快速躲闪,颇像流传于武林的武功秘诀。

  据戴昌路说,棕包脑的表演程序分为“祭祀”“单棍表演”“双棍表演”“凳术”“梅山倒立”“驱山鬼、打野兽”“庆祝”等段落,每个段落细节繁多。

  祭祀时,在场地中央摆一方桌,奉上糍粑、桃子等贡品。待香、烛燃起,瑶老阴师朝天吹响牛角,“棕包脑”持棍顿地,吆喝前行,而后挥棍迈步,半弓躯体,双手握棍作揖,十分虔诚。“单棍表演”时,一人执棍而立,前劈后勾,左打右击,紧接着吆喝声四起。

  “双棍表演”则由两人握棍对立,你攻我防。“凳术”就是前番戴昌路自己耍的套路,而“梅山倒立”“驱山鬼、打野兽”的场面现在已很少看到。按规矩,最后要生火围而跳之,整个活动要闹到很晚才会结束。

  不过这种完整、热烈的祭祀场面,戴昌路已多年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