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民族研究

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探究

 

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探究

 

摘 要:从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出发,通过族群之间文化传播与涵化进程论述,探析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为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探索新视角和发掘新动力。 
  关键词:蓝靛瑶族;纺织文化;社会整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120-05 
  马林诺斯基在《科学的文化理论》一书中认为,人类学所有的分支汇聚的真正场所是对文化的科学研究,任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要建立在“文化场景”中。不仅人类学,而是广义的人的研究,包括所有的社会科学,所有新兴的以心理学或社会学为导向的学科,都应该,也必须齐心协力建立一个共同的科学基础[1]。这个“基础”即为文化。社会学界认为,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是社会形成的重要要素[2]。可见,文化理所当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寻求问题解决途径与方法的溯源地。也就是说,关于涉及人的问题研究的科学都可以从文化的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探寻解决之法。社会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科学,离不开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理所当然也无法割裂与自然、人、社会息息相关的文化的关系。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人类社会的整合问题,在文化场景中研究社会整合问题,用动态的思维研究恒久变迁文化对变迁社会的整合能力,是理清社会运行机制与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和从微观上分析社会问题,对恒久变迁的社会问题凝练标本兼治之策,从而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终极价值。 
  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在其变迁进程中发挥的社会整合作用便是很好的例证。从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记载来看,最早莫过于《墨子·辞过》中“女子废其纺织而脩文采,故民寒”的记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纺织的重要意义,“废其纺织”“故民寒”体现了“民”对“纺织”的需求,而需求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客观上强化了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很好地运用了这种“需求”,在民族内、外的社会整合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拟从传统纺织文化的角度,从蓝靛瑶社会“内凝聚”与“外整合”两个层面,运用文化功能、文化传播、社会变迁等理论,以纺织原料生产、纺织产品加工、纺织产品流通的文化场景为描述及阐释对象。探寻文化在社会整合进程中的方式、途径与特点,探析文化社会整合功能与规律。 
  一、蓝靛瑶与传统纺织文化 
  学术界认为,瑶族是一个起源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范围包括今山东、河南、湖北及河南、安徽、江苏部分地区,溯至五帝时期的三苗与九黎部族[3]。后“漂洋过海”越洞庭,散居岭南山野。而今,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区。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瑶族人口达到26374万人[4]635,642。蓝靛瑶,他称,因长期种植蓝靛及用蓝靛染布且穿靛染衣服而得名[5],是瑶族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百色、鹿寨、永福,云南的河口、富宁、文山、金平等地区。 
  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涵括与纺织有关的原料培育与制作、纺织过程及纺织产品流通等文化元素的文化体系,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变化恒久变迁,是瑶族农耕文明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具体历史背景下族群的文化、教育、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其体系主要由以下五大元素构成。 
  (一)棉花的种植与培育 
  瑶族聚居的大部分地方属亚热带气候,适宜棉花生长。在传统的农耕时代,蓝靛瑶充分利用地形、气候因素,广泛种植棉花。一般种植在海拔800米及以下,棉花种植作为农耕的一部分,全家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云南河口的村民认为棉花的种植与粮食的种植同等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蓝靛瑶家庭种植的棉花面积基本上占家庭种植业的2/5,同期下水槽村的棉花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1/2左右。① ①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4。 
  (二)蓝靛的培育与炼制 
  早在宋朝,就有关于蓝靛的记载,周去非《岭外代答》一书载“瑶人以蓝染布……”中的“蓝”即蓝靛[6]。蓝靛喜阴凉潮湿环境,种在海拔较高且背阴的地方。至今为止,在云南元阳大坪乡太阳老寨的蓝靛瑶仍然种植和炼制蓝靛。蓝靛种于4月前后,收于9月以后。其炼制程序多、耗时长,工艺较为复杂,主要由男性操作完成。据记载:“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凡造靛,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拌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澄于底。”[7]自给自足的蓝靛种植家庭多用桶和缸炼制蓝靛,而以种植蓝靛为生的大种植户一般要在户外的“窖”即专用的池子中完成蓝靛的炼制。 
  (三)纺织器具的构成与加工 
  与纺织相关的器具包括压棉器、弹花器、纺车、绕线器、拉线器、织布机等。纺织器具的加工主要由男性完成,女性在器具的加工和改造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蓝靛瑶纺织器具的来源包括自己制作和引进改良两个途径。据调查了解,弹花器及织布机主要靠引进改良获得,而其他器具主要靠自己制作。 
  (四)传统的“纺”与“织” 
  传统的“纺”与“织”主要由女性全程参与的,由其纺织的过程可以还原其文化场景。纺织工艺是涵盖除籽、纺纱、拉线、织布等工序的总称。蓝靛瑶家庭小作坊除籽主要用小型手摇搅车完成。手摇纺车是家庭纺织普遍运用的工具,经线纺粗,纬线纺细是纺纱的基本要求。拉线是织布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集中瑶族妇女智慧的场景,最少需要11人。所需辅助工具包括拉线器7个、固定“压线墙”2片、移动压线墙1片,织布机绕线架、固定的大小木桩共6根,一般上下各布280根经线。② ②胡美术.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1。织布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环节,由于受传统农耕经济的影响,蓝靛瑶妇女往往是亦耕亦织,一家女性都参与织布的过程。传统社会的未成年女性多从纺织的文化场景中习得相应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与“价值”,这一传统场景一直是教育年轻女性的主要场所之一。

(五)作为文化元素的原料与产品的流通 
  原料与产品的流通过程的实质为文化传播的过程,作为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传播载体,包括棉花、纺织器具、蓝靛制成品蓝靛膏、未染及已染的布匹、成品衣物等。以蓝靛瑶族群为中心,传播方向包括传出与传入双向过程,如器械的传入及布匹、成品衣物的传出过程,当然,这种传入与传出在时间与空间上无法截然分开。 
  由上可知,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是一个揽括了五大要素的完整的文化体系。在整个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自然资源、社会人力与物力、传统认知与他文化、商品的市场构成等等无不时刻影响着整个文化体系。与此同时,这一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包括蓝靛瑶族群内部及文化传播遍及的周边民族社会,促进了文化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族群间的互动与整合,具有良好的社会整合功能。 
  二、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内的整合,可认为是强化内部社会凝聚的过程,简称“内凝聚”;二是以蓝靛瑶为中心对周边民族社会的整合,可称“外整合”。 
  (一)内凝聚是蓝靛瑶族群内部的社会整合形式,基于满足族群内部的基本生存目的。主要是针对族群所居住环境资源、劳动力等,通过参与纺织原料种植及纺织产品制作的具体过程实现,客观上促成了教育文化场景的形成。 
  1.整合自然及人力资源于纺织原料培育。自然资源从来就是蓝靛瑶族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糟(槽)”是其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8] ,族群大多依山而傍,靠山吃山,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为了满足传统农耕经济中对衣物的最基本需求,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劳动力、劳动时间用于纺织原料的培育与加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他们在低地种植棉花,在高山种植蓝靛。由于男女不同的劳动能力,男性多参与蓝靛的制作而女性多注重棉花的管理与采摘,趋利弊害,分工协作。这是长期以来蓝靛瑶社会通过总结后对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最基础、最符合农耕文明需求的整合。 
  2.整合社会关系于纺织产品制作。整个纺织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个家庭可以独立完成的,它需要更多人的协助与配合,而这种协助往往超越家族,有时甚至超越地域与文化。如在纺织过程中的拉线一项,至少需要11个人或以上的人参与,其中至少3人必须经验丰富,否则无法完成整个过程。而拉线环节如不能顺利完成,织布这一文化元素的继续则不具备最基本的条件。由此可见,在整个产品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文化场景整合不同的社会关系,而要维护这种关系,使其良性循环,就必须付出对等的劳动。因此,族群内部,甚至族群与族群之间出现了更为频繁的交流,他们籍以不同的需求并借以文化为载体滚雪球式地壮大,逐渐带动整个族群内部关系整合。 
  3.整合文化场景于内化教育功能。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也不例外,传统的技能教育和美德教育在农耕的蓝靛瑶社会同样重要。纺织技能与传统社会评价紧密相连,传统农耕社会,女性拥有纺织技能是满足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确立家庭地位的重要途径。拥有娴熟纺织技艺的女性得到男性的认同,从而奠定自身在族群社会的地位与身份。因此,农耕社会的蓝靛瑶女性通过掌握和提升自己的纺织技能赢得身份认同,确立自信与地位,并相应地获取优质的自然与社会资源。由此,纺织的整个过程将教育的功能内化于各个纺织的文化场景之中。母亲及姑嫂等女性长辈通过社会评价的标准来教育未婚女性习得和提高技能。与此同时,这些场景也为德育教育提供契机。“有技为德”的观念深深扎根于乡土,无论男女、不论老少,对能够自愿扛起家庭责任,拥有纺织技能能满足家庭成员物质需求的女性怀有敬意,而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也逐渐深入到族群个体的内心,并成为凝聚族群共识,推动社会向前的源动力。 
  4.整合文化产品于凝聚族群功能。文化是一种标识,是一种共鸣,是一种认同,是一种无法完全描述而又令人为之倾迷的东西。蓝靛瑶服饰是整合了众多文化元素的文化载体,通过这种带有文化标识的产品,借助节日与活动,引起族群内部的共鸣。盘王节就是这一文化得以发挥其凝聚族群内部力量的重要活动形式。同时,婚丧嫁娶等多种民俗活动场所也是其通过文化标识凝聚族群内部力量,整合族群资源办大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种整合只能通过内部的文化凝聚来完成,任何外力的作用都是徒劳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1951年11月,剿匪胜利后,百色专署在专区首届各族代表会上,正式提出将居住在大石山的少数民族移民大土山区的议案,议案得到了各族代表的肯定和支持,最后得到了大会的审议通过[9]。而后不久搬出的瑶族居民逐渐返回原居住地,为什么“出山”?又为何“返山”?政府通过外力改善少数民族居住条件,政策不可谓不好,出发点不可谓不用心。然而,文化的向心力是其返山的根本原因,在遭遇“文化休克”之际,文化的标识作用,文化的认同驱使其作出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与政策好坏无关,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而解放后的瑶族“闹皇帝事件”① ①“闹皇帝事件”指1969年,因文革引发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的瑶族民众躲进大围山,拥枪自重,推举李恩国为“公元李明皇帝”,与政府对立,被当时的革委会定性为“反革命暴乱事件”,当地人称“闹皇帝”。 却是一个利用了标识、文化凝聚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反面例证。 
  (二)外整合是以蓝靛瑶族群为中心的对包括他民族的整合。基于本族群与他族群不同的需求,通过文化传播与涵化,客观上整合周边民族社会关系,实现区域内不同族群和谐共生、社会良性发展目标。 
  1.整合文化产品于满足生活需求。由于历史上的历代政府认为瑶族为“化外之民”等多方面原因,极尽围剿。因此,要想获得盐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一般通过物物交换得来。据《瑶山散记》载:有些狡黠的行脚小商,他们整天的把瑶民的必需品,挑进山内去,出售后,又把瑶民非为自给而生产的农作物运出山外。小商人可以尽量实行中间榨取。① ①唐兆民:《瑶山散记》,文化供应社发行,第77-78页,民国三十七年。在这种情况下,蓝靛瑶族群要想获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与周边的民族进行以物易物的情况时有发生。棉花、布匹及蓝靛等都成为交换的产品,客观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为跨族群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整合劳动资源于促进经济增长。伴随着产品交换数量的增多,形式的变化,蓝靛瑶族群及周边其他族群逐渐认识到,利用本民族当地优势,规模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在黄贵权先生《靛村瑶族》一书中,关于蓝靛瑶种植蓝靛,规模生产蓝靛膏,发展蓝靛经济,甚至出口东南亚的记载,力证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在变迁的进程中客观上促进了本族群及其周边族群经济的发展。因为在蓝靛膏生产与运营的过程中,周边民族自觉不自觉参与到蓝靛经济的发展中来。 
  3.整合社会关系于化解民间矛盾。由于历代政府围剿,狡黠商贩欺诈,蓝靛瑶吃山过山的生活异常窘迫,在内聚力空前强大的同时,对与他民族交流的过程中会更加谨慎,误解一触即发。而纺织文化产品在流通的环节中,无形中为该民族与他民族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纺织产品这一载体,人们对美的事物淳朴认知及共鸣,实现族群间良性互动,进而通过不同族群内化的制度文化调节,益于化解族群之间的社会矛盾。 
  4.整合族群认识于实现社会和谐。文化具有传播性,而在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的初期,往往受到异文化的抵制。如果以蓝靛瑶族群为原点,周围其他族群为文化正向传播方向,传统的蓝靛瑶纺织文化传播到他文化中,初期很难被周边族群认同,我们可称其为“不认同”阶段;在持续的交流中,他族群会逐渐发现其优点,开始认同这一文化,可称其为“认同阶段”;与此同时,他族群通过将其与自身拥有文化进行比较,逐渐发现自己文化的优点及蓝靛瑶文化的不足,通过对自身及他文化的扬弃,创造新的文化满足新的需求,而这阶段我们可以称为“认不同阶段”。由此不难看出,认不同阶段为族群的“文化自觉”阶段,为文化整合的最高层次,因为只有达到“认不同”这一阶段,才有可能有意识地进行创新,从而有意识地推动文化与社会的进步。其实,认同是否是真正的认同?认不同是否是真正的不认同?这两个问题在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运用中具有及其重要的探讨价值。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认不同”是对自我及“他”的全面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扬弃,可充实自我;也是科学、全面认识自我和“他”的一种良好的态度和视角。 
  当然,文化“传播的过程并非一个给予一个接受的单向流程,他实是双向的。两个接触的群体互相有选择性地采纳对方的文化特质和从”[10]。也就是说,在蓝靛瑶族群文化向周边其他族群传出的同时,也有周边其他文化的传入。双边乃至多边族群文化的互动,促使区域内不同族群间文化的交融,在此过程中,由“不认同”到“认同”到“认不同”阶段的发展,益于不同族群对自我文化的觉醒和对他文化的认同,在汲取不同文化优秀元素的同时,真正理解他文化的优点与自身文化的不足,从而建构一种良性的、谦恭的学习优秀及坦诚不足的氛围,对和谐的族群关系及良性的社会运行机制形成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因此,“认不同”为文化整合社会的高级形式。 
  总之,无论是族群内部的整合,还是族群外部的整合,各种自然社会资源及文化元素其实都无法真正地完全地割裂开来,他们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彼此依赖,彼此影响。文化产品的流通过程是一个群体互动的过程,是一个经济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从“不认同”到“认同”到“认不同”的过程,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过程。 
  三、文化的社会功能建构及运用 
  文化具有正负功能,在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中,正功能强化了内部的凝聚,益于族群依靠自身的力量抵御自然与外界的侵扰,抑制族群间矛盾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实现族群的永续发展。而负功能则是对整个社会整合起着消极的作用。因此,发挥文化在社会运行中的正功能,规避其负功能值得认真深入研究。 
  (一)增强认识、理解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文化是有功能的,能够在社会整合中发挥作用,我们应该正视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深刻理解文化的这种功能可以对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挖掘整理、解析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文化的正负功能,只有通过挖掘、解析等处理后,才能真正梳理出来。因此,挖掘整理和解析文化功能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我们今天在做着这方面的大量工作,如果能够将认识和理解文化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作为前提,我们挖掘整理和解析工作将变得更有动力。 
  (三)重新阐释、调适文化的时代内涵外延。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化的原有内涵与外延是否适应或满足社会整合的需求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针对这一问题,重新阐释和调适文化,丰富其时代内涵,延伸其外延,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紧跟时代的脉搏,这样的新文化将在社会的整合进程中发挥着更积极的作用。 
  (四)尽力规避、克服文化的负面功能影响。既然文化有正负功能,其在社会整合进程中就会有促进社会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亦可能阻碍甚至破坏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因此,规避其负功能是在发挥文化社会整合功能中的重要步骤和关键环节。 
  (五)合理引导、运用文化的正面功能利世。运用文化的正功能进行社会整合,从而实现终极的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是我们重视文化、承继文化、创新文化的动力源泉之一,是我们认识理解文化、挖掘整理、解析调适、规避负功能的终极目的。尽管如此,遵循文化自身变迁规律,营造良好的文化变迁环境仍然是我们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议题。 
  四、结语 
  发掘文化、解释与重新解释文化、传播优秀文化,实现文化自觉,实现文化上的认不同,实现族群间文化的融合,族群间真正的和谐共生,最终形成共同体。让所有人为民族和国家拥有灿烂的、缤纷的文化而自信、自豪,将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激发人们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投身头祖国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去。这将益于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益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我们认识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调适其发挥正功能,规避负功能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30.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5. 
  [3] 奉恒高.瑶族通史(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41. 
  [4] 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7)[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 胡美术.经济转型:河口蓝靛瑶历史与纺织文化变迁[J].前沿,2010(7):167. 
  [6]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9:224. 
  [7] 宋应星.天工开物图书[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168. 
  [8] 莫金山.居山游耕: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广西民族研究,2005(2):118. 
  [9] 李大庆.新中国初期西山瑶族移民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7. 
  [10]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