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人文地理

黄柏苗寨——寻根问祖来朝他

 

黄柏•枝繁叶茂黄柏寨

 

“黄柏先祖潘步花,发了湘黔几千家,云贵湖广发有脉,寻根问祖来朝他”。流传于湘黔边境锹里地区的这首苗族歌鼟,贴切地概括了潘步花于明代开山建寨以来,黄柏苗寨发展壮大及族人外迁繁荣的历史。

黄柏苗寨,是明清时期湘黔四十八寨之一。今属三锹乡菜地村,全寨70余户,300余人,全部为潘姓。黄柏寨以及后来分迁出来的菜地、岩嘴头、万才等苗寨,其区位优势明显,古商道四通八达,明清时期是湘黔商家过往的必经之地,为锹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民国时期在此设三锹乡公所,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曾是靖县第五区政府所在地。    

黄柏苗寨群山环抱,树木苍翠欲滴。进入苗寨,跃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的吊脚楼,一条弯弯曲曲的清澈小溪潺潺流淌环寨而过,寨中有几通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石碑,还有一株株虽饱经沧桑但依然苍劲挺拔、春意盎然的古树,守护着这方水土,见证着苗寨的发展变迁。而苗寨关山那株历经千年的红柚树,更是外迁黄柏人永恒的记忆和思念。


  

历史上的黄柏,大名在外。中锹“黄柏六户”,以黄柏为首。“六户”是指潘、吴、龙、陆、杨、熊等6姓,后泛指黄柏、菜地、地庙、万才、乌庙、岩嘴头六个寨落。黄柏因其盛名,在清代《靖州府志》和《黎平府志》均有记载。自潘步花黄柏建寨后的600余年间,从黄柏苗寨迁徙出去的后裔数不胜数,除遍布湘、黔、桂边境数县外,云南、重庆、湖北和四川等地都有子孙迁徙。

                   △ 永昌启后石碑(潘中和/摄)

据潘氏族谱和有关历史碑文记载,黄柏潘氏祖籍江西吉安府,因宋朝围剿“南蛮人”的“鹅颈大丘”事件,潘氏祖先举家逃亡,几经辗转,先后到怀化中方荆坪,靖州甘棠,贵州省锦屏县地崩居住。相传在元朝末期,潘步花、潘步琮、潘步位三兄弟带着猎狗到现黄柏一带围猎,在沙子冲口偶然发现赶山归来的猎狗身上有浮萍,感觉奇怪,怎么会在这原始大山中有浮萍?好奇之下,便跟着猎狗沿溪而上,来到崇山峻岭中的低洼缓坡处,发现这里有一个小盆地,宽约50丈,长150丈,坡边一口水塘,水塘里涌出清泉,水面上长满浮萍,四周山坡树木苍翠、生机勃勃,左边山岭如青龙环抱,右边山岭似白虎跳跃,南边两座峰山像一对看马童子,一条清澈的溪流自西向东在盆地中潺潺流动。潘步花、潘步琮、潘步位觉得此地山环水绕,地势平缓,是一处休养生息发家兴业的好地方。明洪武二年(1369),先祖潘步花三兄弟举家从地崩迁来此处,开疆拓土,建寨兴业。

潘氏三兄弟安居黄柏寨后,吴、龙、陆、杨、熊等5姓陆续入住,因此历史就有了黄柏六户之说。后来歌鼟中就有了“黄柏有个潘步花,管了地妙几十家,几十人家服他管,十月田粮归送他”的记载。明清鼎盛时期,黄柏有360户,成为当时锹里最大的苗寨。寨里修有鼓楼、学堂,四周建有东南西北四座门楼。相传当年修建通往山外的石板路,每家负责一磴石板,正好360磴,如今尚有石板路可考。


 

纯朴善良的苗族先人们,他们所渴望的就是有土地耕种,有风调雨顺的阳春,有谷物收成,有房屋居住,有歌唱,只要有了这些就够了。但是,锹里地区地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山高水寒,山多田少,可以耕种利用的土地有限,苗民从刀耕火种的原始时期走来,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加上资源的匮乏,这些一直是阻碍族群发展壮大的颈瓶。

随着黄柏苗寨的发展,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存需求。为了生存与发展,黄柏苗寨的先辈们便逐渐开始迁徙繁衍之旅,到更远的适宜居住的地方寻求生存空间。

立寨百余年后,潘登榜开始从黄柏迁出,在小溪下游不远的菜地湾(黄柏寨的菜园)开疆拓土,依照黄柏老寨的建筑形式建寨,栖息生活。菜地寨建寨至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潘登榜当年种下的那棵槐花树至今犹存。歌鼟中“昆仑山下共父母,槐花树脚共爷娘”的槐花树,历经五百年风雨,虽拦腰折断,但复发新枝,庇护菜地苗寨子民。

                   △ 古老槐树(潘中和/摄)

后来,潘步花的第六代孙潘传龙、潘传富又从黄柏迁到万才建寨,生活繁衍。明万历年间,潘传富之子潘柳溪迁贵州黎平岑趸一带。

先辈们外迁原因很多,有的外出谋生而随地落户,有的奉朝之诏迁徙,有的因自然灾害影响迁徙,有的躲避兵燹战乱被迫迁徙……在引发迁徙的诸多原因中,自然灾害和兵燹战乱是主要原因。

清朝中期黄柏苗寨发生过一场大火,导致村寨大部分被毁,使得吴、龙、陆、杨、熊等姓氏寨民不得不迁徙,只有部分潘姓寨民为守祖业,依然坚守在黄柏寨。

兵燹战乱亦使黄柏苗寨先辈多次被迫迁徙。黄柏寨中遗存的《克昌厥后》碑记载:“我祖籍吉安府皆为鹅丘,奔靖州后入洞夷,永乐昆仲破盘之散,一盘上黄潘老,二过芙蓉金殿,三转江东靖州”,寥寥数语,隐晦地记述了迁徙原因。明永乐十一年1413,相邻的贵州藕洞、婆洞、上下标绞等寨民起义,黄柏寨民也参与其中。明成祖朱棣命都督梁福、太监廖永忠率兵征伐。这次起义,寨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潘氏家谱记载,为逃命,黄柏寨潘氏先祖连夜向不同的地方出逃。临行前,将芙容盘(鼎罐盖)破成四块,一盘留黄柏老寨,二盘迁黎平上黄潘老,三盘到黔阳、安江,四盘转靖州江东,部分远达冷水江、娄底一带。每一次兵燹战乱,都引发了一拔又一拔黄柏寨民的逃离和迁徙。


 

迁徙的人们虽然离别了故土,但生活还要继续,根脉还要延续,来到异乡的土地上,就得重头开始,披荆斩棘,刀耕火种,垦荒拓土,建立新的家园。新的寨落建起后,与当地的族群毗邻而居,和谐共处。

浓浓的乡愁,成了遥远的记忆。乡愁未眠,乡音难改,祖源难舍。因对祖地的怀念,迁徙到新的苗寨生活的人们就将故乡的寨名移植过去。于是,在异地他乡,一个又一个以“黄柏”“黄柏屯”“黄柏寨”“黄柏山”等命名的村寨散落在湘黔桂边境的高山上、河湾中、山谷里。在通道、靖州、黎平三县交界的中岭十八苗寨数寨歌中,就有“共个地名分两寨,黄柏内和黄柏屯”。

据初步统计,湘黔边境以“黄柏”命名的寨落竟然有十几个,而他们共同的祖源是湖南,是靖州,是锹里,是黄柏,是潘姓、杨姓、或是吴姓等。如2013年8月22日,就有四川省岳池县黄柏杨姓后人,在网上发布寻祖信息:“我是四川省岳池县人,最近从父亲处得到家谱知,祖上杨再晚是湖南天柱县黄柏寨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5)奉诏迁往四川省岳池县长安桥范家沟。生有四子名正高、正秀、正荣、正灿。经查雍正五年1727天柱县划归现在的贵州省。想急知老家现状并能争取有机会前往。

历史就是这样悄无声息的流淌和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甲子的轮回,一批又一批的黄柏人携老扶幼,走在迁徙繁衍的道路上,把根脉永续,把亲情传递。

 

 

一个小小的普通苗寨,在短短数百年间,从这里走出来的人们竟然枝繁叶茂,分布在湖南、贵州、湖北、四川、云南和重庆等数省(市)上百村落,数万人众,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不能不令人惊叹。

               △ 黄柏古寨(龙本亮/摄)

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息的苗族,之所以生生不息,除了生物基因的强大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坚守。苗族同胞正是凭借着长期形成的技艺、风俗、思想文化,面对苦难百折不饶,顽强地生存下来,期间无不闪烁着民族文化耀眼的光芒。

大自然给与了人们繁衍的环境,民族思想和文化赋予了苗族生活下来的勇气和决心,也赋予了他们对创造生活的灵气和悟性。物质生活之外,也需要精神层面的慰藉。在仅有语言交流和口传历史的锹里苗区,随着经济往来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承,黄柏先民逐步懂得使用文字的重要性。早在明末清初,已经开始接受汉文化教育。清雍正四年(1726)黄柏寨开办了私塾,培养了一些苗族的文人秀士。光绪十八年(1891),黄柏义学就名播锹里。汉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黄柏六户”成为苗族歌鼟编词创调赫赫有名的村寨。为使口传身授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光绪年间,锹里二十四寨歌师、款首曾多次齐聚黄柏,就歌鼟改良事宜进行商榷,“吃了半月酒,唱了半月歌”,为完善锹歌曲律作出了贡献。

正是这些苗族特有的文化印记,深深根植于外迁黄柏人的心灵深处,他们一代又一代将其坚守和传承,无论是已成为三省坡的“草苗”,还是大山深处的“三锹人”,几百年如一日,都唱锹歌,崇锹俗,行锹礼,生生不息。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日的黄柏寨,在党的阳光雨露下,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村寨宁静而恬美,树木葱郁而苍翠,小溪潺流而欢歌。生活在这美丽黄柏苗寨里的人们,靠山养水,因水而灵;依水养人,因人而歌;用歌养心,因心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