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始祖蚩尤  >  人文地理

论凯里蚩尤大街苗族文化建设与创新

 

论凯里蚩尤大街苗族文化建设与创新

 

[内容提要]凯里市在“大凯里”城市建设中,创建以凸显苗族文化特色的蚩尤大街,标志城市建设再现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与祖先聪明智慧结晶及与现今文化的匹配。作者以蚩尤大街苗族文化建设与创新为题,提出这一创举产生于用文化推动城市建设创新,用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用灵魂贯注民族经济发展创新的论点。同时提出开创历史壮举,需要进一步理解文化是政治、文化是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经济的含义,自觉地将蚩尤历史与苗族迁徙,当代苗寨名与迁徙所经地名,苗族古(大)歌与十二道拦门(寨、路)酒的文化相匹配,使之更具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文化创造,提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精品和城市建设个性特征。

[关键词]蚩尤大街  苗族文化创新

[正  文]

如何看待凯里蚩尤大街苗族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创新?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用文化推动城市建设创新

用文化推动城市建设的创新,在现当代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城市的建设,如果没有定力,没有文化,不但谈不上什么文化创新,而且使城市建设失去生气,失去个性,失去特色。中国的城市,特别是苗岭新都、百节之乡凯里这座城市,应该凸显“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鲜明个性,要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要突出自己的地理特点和民族文化特征。可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水乳交融,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中国城市建设往往偏离了特色发展的轨道,导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盲目模仿,相互复制,造成国内许多城市千楼一面,千篇一律,无创意、无个性,无自己的特色。就凯里而言,恐怕也是如此,其房屋建筑设计往往同一图纸,都是“火柴盒”式建筑,缺乏苗岭新都地域特征和苗族文化特色。不论整个城市建筑,仅说街、路、巷的命名,除金井路、金泉路,清平南、北路,清江路,营盘路,龙井巷等与本地地名稍挂上勾外,诸如贯通凯里大十字的主干道北京东、西路和韶山南、北路,还有文化南、北路、迎宾大道等,几乎都是沿袭外地所用之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与许多城市道路之名雷同,缺乏自家特色,自然缺乏了个性。还有宁波路、光明路、凯运大道等,均与经济利益挂钩而产生,与自治州首府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缺少了浓郁文化韵味。凯里是州府所在地,是中国苗族的中心,是世界苗族之都,是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胜地,是世界十八个民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神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要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必然要求凯里的民族文化品位与众不同,要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和苗侗文化特征。当然,以往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建设缺少民族文化韵味,不仅仅是凯里,在全国各地各城市都有雷同之处,是可以理解的。记得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PETER曾说过:“我从纽约来到北京,发现这里几乎就是一个复制的纽约,于是我离开了,然后我到了上海,发现这里也是一个复制的纽约,于是我离开了;后来我又到广州,看到的还是一个复制的纽约!最后,我不甘心,走到了汕尾的乡村,这下子,我才感到自己是在中国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说到了中国城市建设的“通病”,凯里也自然包括在内。众所周知,中国和世界各地共有苗族1200万人口,中国有900万。在中国苗族人口中,贵州省占了一半,贵州苗族人口中,黔东南占了一半。凯里市的苗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4.8%,是中国苗族人口比例最大最高的“天下苗族第一市”, 号称“苗岭新都”和“世界苗族之都”当之无愧,也更加凸显了凯里区域特色优势和历史地位。于是,凯里的苗族及其他兄弟民族自然企盼在城市建设建筑物、大小街巷的命名等过程中,都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突出重围,改革创新。凡事立足民族文化特色和区域特征,站在时代和全球高度看问题,不要吃别人吃过的馍馍,不要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不要重复人家命名过的街名。后来,凯里市委、市人民政府采纳了各族干部群众意见,亡羊补牢,采取一些民族文化补助措施,对凯里的一些重要街巷的重要建筑物实行了“穿衣戴帽”工程。这样虽然使苗族文化特色有所凸显,但依然不理想。最近,凯里市委、市人民政府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于城市建设文化的创新,总结历史经验,从凯里实际出发,对新建中的街道命名赋予了民族文化之魂,决心用文化推动城市建设的创新,在《中共凯里市委、凯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具有原生态苗侗文化特色的国际旅游城的意见》中,果断地提出建一条由东向西即从三棵树经市行政中心至下司长约30公里的蚩尤大街,力图凸显苗族原生态文化特色。这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创新,是一种大胆的城市建设文化的新创意,是立于时代高度,强调重温历史,面向未来,着眼于继承传统,开拓进取的创举,是全国城市中没有命名过的街道名,是开拓历史的创举,是历史与现实相匹配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的文化创造,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文化之精品。

凯里为何用蚩尤之名命名大街?这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一种真实的历史文化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再现。众所周知,蚩尤是苗族的始祖,也是中华人文三祖之一。许多民族历史研究专家学者认为,苗族发源于中原,早于10000年前,苗族部落就生活在江淮一带,并逐渐与东方部分少数民族联合,组建成为东夷集团,大首领是伏羲。后来,东夷集团向西扩展至今的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向北扩展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并组成了九黎集团,集团首领是蚩尤。也就是说,4000年前,在中原一带同时存在三大部落集团,即蚩尤的九黎部族集团,重点开发和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即中原地区,更因蚩尤是铁兵器、铁农具、历法等发明者,致使部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社会上都比炎帝和黄帝部落强盛。后来,炎帝和黄帝部族由西向东侵入蚩尤九黎部族辖地,故发生多次战争。经过九九八十一战(也有说是七十一战),炎、黄部族都没能战胜蚩尤九黎部族。直至炎帝与蚩尤在九隅战斗中,炎帝大败而北逃时,黄帝抓住战机,突然派兵袭击败逃到阪泉一带的炎帝部族,发生阪泉大战。炎帝的疲惫之师自然失败而被征服,被迫同黄帝联合。组成华夏集团,然后共同攻击蚩尤部族,发生了涿鹿大战。尽管如此,“黄帝战蚩尤”依然“九战九不胜”。最后,黄帝利用九天玄女麻痹了蚩尤,使蚩尤被擒遭杀。导致了蚩尤九黎部族的失败。失败后,九黎部族由北向南,又由东向西迁徙到大西南,其中一支到达黔东南如今的首府凯里(清平)。至今,不仅苗族崇拜蚩尤,就连上古的黄帝、炎帝都崇敬蚩尤,大塑蚩尤像以镇服天下。不但中国苗族崇拜蚩尤是始祖,世界各国苗族也都把蚩尤当做祖先,一些汉族和少数民族也认蚩尤为始祖。而今,在凯里城市建设中,将中外历史名人蚩尤之名命名为“蚩尤大街”,是十分具有战略眼光的,是站在世界屋脊上着眼全球的抉择,这不但有其历史文化来源,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创新。不但是苗岭新都及全国苗族人民的心愿,也是世界苗族同胞的心愿,不但是苗族人民的向往,也是其他各民族的共同向往。当然,要命名蚩尤大街,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关键是要发掘蚩尤及苗族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底蕴。要使之与西面世界最大神香炉香炉山续建蚩尤陵园,与南面舟溪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中的神河,神地、神人文化相衔接,从而更具苗族文化内涵。修建凯里蚩尤大街,本身就是开拓进取,自觉地摒弃好大喜功,唯利是图,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是对城建民族文化的创新。只有发挥民族文化的特色,才能让这条“蚩尤大街”叫响千年,使之更具“长寿不老”的生命力。这才是用文化推动凯里城市建设的最好的印证。

二、用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发展创新

凯里市城市建设中,建设一条重点反映苗族文化特色的蚩尤大街,这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也不需要过多的阐述。它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文化的重要性,深刻地表现出文化在凯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着凯里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也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建设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一句话,党委、政府以高度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发展,不断凸显凯里的地域文化和苗族文化特色。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最近在山西进行调研时指出那样:“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来看待文化,充分认识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而且关系民生幸福;不仅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越来越大,而且对提升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凯里市提出建蚩尤大街,蚩尤大街命名后,不但是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来看待文化,充分认识文化不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要把它作为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不但是凝聚苗族和其他民族人心而共同建设大凯里的精神纽带,而且关系民生幸福,不但对凯里民族经济增长起到直接贡献,而且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将会日益突出。要使蚩尤大街达到这样的功能作用,必须将蚩尤后裔即苗族几次大迁徙的必经重要地名注入凯里现用的地名,将古地名文化注入新的地名文化之中,将苗族从古自今而逐渐形成的十二路古歌(大歌)文化贯注于蚩尤大街文化建设之中。

自上古的涿鹿大战,蚩尤遭到炎黄华夏部族的擒杀,致使蚩尤为大首领的九黎集团失败。战败中,大部分九黎部族从河北东面的涿鹿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南下至山东的阳谷一带。大概是因东北面临渤海,东面为黄海,无路可走,只好一路向南突围。下至长江流域那先民曾开发过的鱼米之乡。这一路经过“八千里路云和月”,主要路线在九州。当时所经的九州,并非一个小地名,而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地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的[九州]条:“古分天下为九州。创制之始,其说不一。《周公职录》‘黄帝割地布九州’。《帝王世纪》‘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后夏殷商三代皆分九州,而制各不同。《书禹贡》‘冀州,清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扬惟荆州;荆河惟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四河惟雍州’。此夏制也”。《尔雅释地》又解释:“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孙炎谓为殷制。班固汉志谓殷因于夏,无所变更……”可见九州所包括的地区涉及到今山东、河北、北京、河南、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区。后集中在长江流域建立了三苗国。因三苗国势力强大,尧、舜、禹不容三苗,相继征伐。东汉帝王忌惮苗族实力,也加以兵追杀;西晋到唐宋,历代王朝对苗族且战且榨;明洪武帝调苗民南征,“上打乌撒、下打金川……”总之,几千年间,蚩尤的后裔一直被历代朝廷派兵追杀,无立锥之地,只好爬山涉水,多次迁徙,逃往穷山僻壤,从东向西迁徙。经过荆州一带。荆州为古九州之一,它包括的地区也很广泛。《书禹贡》说:“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释地》说:“汉南曰荆州”。李巡曰:“汉南其气燥刚,秉性疆梁,故曰荆。荆,疆也。释名以为取荆州之名。今湖南、湖北及四川旧遵义重庆二府,贵州旧思南、铜仁、思州,石阡等府,及广西之全县,广东之连县,皆其地”……蚩尤的后裔在荆州一带又同样遭到朝廷镇压,战事不断,被逼迫迁徙向武陵一带。武陵,指的地带也较大即今日的江西、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东部等地区。《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武陵“在江西余干县界,即古之武林”。又说“在湖北荆门县西北四十里。《隋书地理志》乐乡有武陵山”。还说“自贵州苗岭分支。行乌沅二江间。高度达六千余尺,至常德西境之平山止。通称武陵山脉。为古昔五溪蛮地。开化甚迟……”可见,蚩尤后裔即苗族迁徙至武陵一带,为避开官兵追杀,均以武陵山为中心,休养生息于山麓之中。尽管如此,仍然碰到山高路险,气候不宜,吃住不便以及天灾人祸,兽类侵扰和官府威逼,不得不又离开武陵山上,陆续迁往五溪一带。实际上,这段迁徙只是从山间迁向溪河沿岸而已。因为五溪也是武林地区,只是山上与山下而已。《水经注》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西溪舞溪辰溪。悉蛮夷所居”。“东汉马援征五溪蛮,即此。旧时湖南之辰沅永靖四府州,及永绥、凤凰、乾州、晃州四厅。贵州之思州思南镇远铜仁黎平五府。及松桃厅、皆古五溪地”。可见,苗族迁徙至五溪一带,又因东汉王朝派其重将马援率兵围剿,不得安宁,苗族在这里继续休养生息不可能了,逼迫与朝廷官兵进行抗争,起义的同时,向外突围。故使分布区域在秦汉时期有所扩大。《南史》卷79说:“荆·雍州蛮……种落布在诸郡县”。可见,经过战争,又经休养生息,苗族人口得到发展。原来只集中聚居在武陵郡内的苗族,到南北朝时已布遍于荆州和雍州所辖各县之内。南朝宋、齐时期的荆州和雍州,实际包括如今的湖南慈利以北,河南信阳以南,四川万县以东,湖北枣阳、沙市以西等地。所以,《南史》还说:苗族的分布区域除荆、雍两州之外,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仍是苗族主要迁徙来的分布区域,而以郡西的五溪地区为聚居区。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族有时还由南向北内徙的趋势,一部分向北内徙的苗族后来逐渐融入华夏族即汉族中。所以,石朝江和石莉著的《战争与苗族》第118页说:“苗族主要聚居的武陵和相邻的川东、鄂西、黔东北一带,由于封建王朝不断派兵进剿,大量的‘武陵蛮’被迫从武陵五溪地区继续由东而西,由北而南迁徙。从迁徙路线来看,一部分沿舞水、清水江而上,经湖南西南部而入贵州入云南;一部是从武陵山脉的北端而西,顺酉水南北二源而上。经湖南西北部而入鄂西,川东和黔东;一部溯渠水、巫水而上,经湖南南部而入广西入贵州,从苗族口碑资料看,相当一部分苗族先南下进入广西,再从广西溯都柳江北上徙入今贵州东南部和南部,黔东南的苗族不少就是从湖南经广西迁徙而来”。进入贵州黔东南的部分苗族,沿河而上,由东而西,来到了松堂坳。也有说到南沙蒙即榕江大坝一带(主要是由广西北上部分)。然后“来到九千地,来到七万寨”(苗族古歌《爬山涉水》词,据说是榕江、剑河、雷山、台江四县交界的昂英、昂宿一带)。然后来到党故松计(剑河县太拥乡九脸寨东南山坳上,故又称松堂坳)。大约唐末宋初时期,苗族先民在松堂坳杀牛祭祖——祭蚩尤,分为“五支奶”、“六支祖”,最后以九大支系分散开发黔东南各地:一支住方西(榕江),一支住方尼(台江),一支住深整(清平及今凯里),一支住展雄(雷山),一支住希陇(黄平),一支住千九(施秉),一支住旺展(黄平旧州),一支住沁南(镇远),一支住公鹅(剑河)。可见,凯里不但是苗族迁徙的归宿点,而且是苗族文化之中心。蚩尤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建蚩尤大街角度上看,可谓凯里市党政领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推动文化发展挥起了文化大手笔,努力书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城市文化新篇章。

三、用灵魂贯注民族经济发展创新

温家宝总理强调: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段话高度地评价了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实践过程中,凯里的城市建设进一步倾力打造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硬件”。因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是提高认识,明确目标,遵循规律,以人为本,强化素质,有效保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软实力,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的素质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之言)。凯里打造蚩尤大街,其用意也自然离不开“文化是政治、文化是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经济”这个道理。但如何凸显出用文化之灵魂贯注民族经济发展与创新?我认为必须走“现用地名文化+古老迁徙地名文化+苗族古(大)歌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之路即“三点一线”建设凯里蚩尤大街,真正展现出文化的政治、形象、环境、生活、经济的城市建设个性特征。

A、凯里现用地名文化。从东面三棵树镇的三棵树至西面麻江下司镇的下司,为蚩尤大街路段,全长30公里。所经沿路的现用地名(每个地名间相隔约23公里,且为比较重要的苗族村寨,具有一定的苗族灵魂的文化村寨)。从东向西的12个苗寨顺序分别是:三棵树→龙井→开怀→上马石→二四二厂→市行政中心→马刨井→中坝→鸭塘→翁义→白午(摆仰)→下司。12个地名(寨)12个驿站。要在这12个驿站(苗寨)中贯注传统的迁徙地名文化,使文化厚重力更强,更突出。

B、苗族迁徙主要地名文化。苗族远古从南向北的发展文化且不论,仅以苗族战败于涿鹿而向南、向西迁徙的主要路线所经地名文化,大致可分为12个主要经过之地名:涿鹿→阳谷→九州→三苗→荆州→武陵→五溪→清水江→松堂坳(党故松计)→九千地→七万寨→清平(凯里)。这12个古地名,出于古记载或古歌传唱,有的为小范围的地名,如涿鹿、阳谷、清平等;有的为大范围的地名,如九州、三苗、荆州等;有的为古称一方之名,如清水江、九千地、七万寨等。这12个地名文化,并不能全部表达出苗族几次大迁徙的唯一驿站,但可以凸显出迁徙所经历的中心地段,张扬其亮点,引导其热点。其迁徙路线图几乎展现在当代人们的眼帘。在苗族迁徙归宿点的苗岭新都新建的蚩尤大街上再现迁徙所经古地名,文化厚重力更厚重。

C、苗族十二路古歌十二道拦门(寨、路)酒文化。苗族从南向北的发展史,从北向南的逃亡史,从东向西的迁徙史,经过上万年的历史长河而吃尽了酸甜苦辣,也逐渐认识和总结出民族历史文化的根、魂、力、效的重要性,更知文化是软实力,是苗族之魂,对经济发展,民族存亡,社会和谐,人的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性。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唯一的办法是将历史、文化变成口头文学作品进行传唱,传授给子孙后代。于是,聪明能干,出口成歌的蚩尤后裔之文化骨干,编唱并传教几十路苗族大歌(汉译为苗族古歌),一直传唱几千年。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所搜集得到的《苗族古歌》(苗族民间都叫大歌)只有十二路。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自我娱乐、常在最苦难时迎接客人,以苦歌回答欢乐,在最欢乐最高兴之时迎接客人,常以欢乐回答往昔的苦难,让人们晓以苗族历史,了解苗族历史,再现苗族历史文化。于是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和繁荣苗族文化,通常以12路古(大)歌预示一年12个月的“满堂满寨”之欢乐文化氛围接待客人。产生了12路古(大)歌为12道拦门(寨、路)酒,通常为简便程序,一般只设三道拦门酒。苗族设12道拦门(路、寨)酒的文化底蕴分别是:《蝶母窝·maisbangxvil》,因枫香树生出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出12个蛋,繁衍了人类和万物,值得大喜大庆,作为开门红的第一道恭喜酒。《十二宝·jufobful》,因蝴蝶妈妈生下12个蛋,演变成了日、月、神、人和其他动植物,使大地一片生机。这些事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便从低级发展成高级动物,成了真正的人。成为“步步高”的第二道昌盛酒。《榜瑟缟·bangxdlangghod》,叙述受苦人冷头女,因生长环境恶劣,疾病缠身,命运不幸,遭人和社会遗弃,被列入鬼神之类。故有“榜瑟缟最苦,跋山涉水行;最苦一路歌,最苦一道酒”的勤劳会使“苦去甜来”的第三道勤劳酒。《五好汉·Zabdaillal》,叙述蝴蝶妈妈生下12个蛋中的第五、六两个变成了拟人化的鬼神群像,成了勇敢善战,驱魔捉鬼的人类保护神。象征善良友好的第四道善良酒。《水滔天·Ebyangbnangl》,叙述姜央和雷公兄弟因分家时,雷公得牛,姜央去借牛犁田,一气中将牛杀了。雷公报复而放水淹没人间。姜央坐上葫芦而战胜洪水滔天。洪水浩劫后,姜央兄妹结婚,使人类再次繁衍。是宽宏大量的第五道宽宏酒。《运金银·Qabnixjenb》,叙述苗族先民最早在东方悬崖绝壁处发现金银,开采金银并沿河将金银运到西方的故事,是最富有的六六大顺的第六道富裕酒。《铸日月·Dangthnaibhlat》,主要叙述最远古时,天地相连,由苗族告宝、告雄、告且、告当四位能工巧匠,用金银打成12根撑天柱,将天撑上去,天地才分开;为让天地光明,又铸造12个太阳和12个月亮挂天上。后来为不让日月将万物熔化,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发展,将多余日月射落,只留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这是苗族最光明的第七道明亮酒。《仰阿莎·niangxebseil》,重点叙述苗族美神即清水姑娘仰阿莎十分美丽,各种鸟兽都向她求爱,她只与他们和睦相处。后被象征富家子弟的太阳看上,通过媒婆乌云的哄骗,仰阿莎嫁给了太阳。但婚后第三天,太阳忙去东海做生意和作理佬,一去六年不归家。守空房的妻子与长工月亮产生爱情,与月亮私奔而产生了一场官司。最后判定仰阿莎嫁月亮,由月亮赔偿半壁江山,出现了白天太阳照江山,夜间月亮巡江湖的自然现象。这是苗族美神的第八道美丽酒。《榜香尤·bangxxangbyel》,歌颂敢于触犯天条,大闹天庭的叛逆英雄,实际是蚩尤战神长生不老,永活人间的化身。说他偷吃天上神果,到处被追杀,逃到天庭后,仍然坚持不改变叛逆信念,活了七万八千岁。是苗族习用隐语、倒位语歌颂蚩尤精神的叙事古(大)歌。也是展示长寿的第九道长寿酒。《金达腊·jenbtablal》,叙述金达腊是敢于下深潭杀恶龙,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清水江一带端午节划龙舟习俗就是因纪念他而起。这是作为勇往直前形象的第十道勇敢酒。《嘎尼拉·ghabnillal》,记述了一对知识渊博,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歌师、巫师、理佬的动人故事,反映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的第11道聪明酒。《香骑马·xangbjixmal》,这路古(大)歌主要咏唱为父报仇,除恶灭奸的帝王之子齐龙香骑马,他与历代统治者的后代一样负有“天命”,最后得到“天助”,终于夺回被外公篡去的父王之位的故事。这是华丽富贵的第12道华贵酒,展示苗族的奋斗和希望目标的实现。也是今日说的小康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12路古(大)歌即12道拦门(寨)酒与蚩尤历史文化紧相连,其历史文化价值很高。应将12组神话塑像展示于12个地名(寨名、迁徙古地名)之中,形成“三点一线”的连贯性,从而使蚩尤大街的文化匹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的文化创造,产生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建设文化精品,让地域文化和苗族文化内涵更加突出和不断升位。

(作者:原中共贵州省凯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凯里市文联主席,凯里晚报总编辑,中共凯里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分会理事,贵州省苗学会理事,黔东南州苗学会常务理事;黔东南州和凯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黔东南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凯里市苗学会常务副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