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致尤自在  >  杂谈逸事

山里的世界(一)

 

 

(一)犁,耙 

 

       上周,为探寻到某景区的一条小路,和一兄弟翻山越岭近四小时,走了不少弯路,好在感到有点迷路时总遇到人指点,指的方向也对,天公也作美,翻山后一直为阴天,终于到达目的地。正值栽种的农忙季节,看到很多人在犁田,牛有黄牛和水牛,工具也有老式犁耙和新式的铁牛。

       先说一下犁的构成。以椭圆圆心为坐标系,则犁的弯木为第一坐标系的那段圆弧,只不过Y轴为短轴,长约80厘米,X轴为长轴,约1米5,从Y轴点由方到圆逐渐变小到X轴点,最小处直径也就是10来厘米,叫犁辕。在靠近Y轴处凿一孔,放入犁具,用销子固定紧。犁具的组成大致如下,“⊥”型,顶端要插入一扶手作犁田时用力点,底横的右端放入犁头(铧),用犁壁(又叫犁镜)与竖线相连。在靠近X轴处插入一伸出的销子,用于系住棕毛绳,也可以是棕毛或有韧劲的树皮。棕毛绳捆住长约40厘米的一段木头,作为万向节,供牛转弯时用,套在牛脖颈上股起肌肉的牛轭的两根棕绳就系在这段木头的两端。牛轭,状如月牙形,大约有半米长,耕田的时候,把它安放在牛的脖子上,有时还要用绳索套在牛颈上,以防落下,通常见的牛轭一般是用“人”字形的树杈,简单加工一下即可。

       耙,通常是一米多长的圆硬木上等距地插入铁钉,当然,圆硬木两头或中间有铁箍箍着。在圆硬木两端凿孔,楔入两木条,顶端再用木条连着,做成舂碓用的扶手状,以便操作和操控。不久前也看到一个长方形或人字形木框(分别称方耙、人字耙),木框上每隔数寸装一个硬木或铁制的耙齿。由于侗乡大多为牛拉,所以也要用到牛轭。

       犁用于把有些板结的土翻过来,耙用于把土碎细,整平,便于插秧。

       让长大的牛学会犁田是要几个早上的功夫的,用普通的牵绳是不行的,用竹杆代替。这练牛可得下功夫,如果没有训练好,牛的很多毛病以后很难改掉。这也难怪,人为了饭碗有时不得不听别人的吆喝!牛就不一样了,野牛现在是保护动物,没人的猎杀,它们生活得好好的,干什么要听使唤呢?

       在民间故事中,流传着有一个农夫和财主的争辨。财主:牛不会犁田怎么让它犁。农夫:不让犁田怎么会犁?

       会犁田也可以说是以前的侗乡男孩成人的标志,而六十多岁还犁田则是辛苦的标志了。

       现在很多地方犁耙用机械化了,没有了平时对牛的操心,但有了对油的担心。

 
 以下是老式犁,只是没有犁头、犁壁、牛轭等。

以下是新式犁,机械化了。

现在很多是铁制品了。

当然,牛轭还是木制的。

 

 编辑:ichi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