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人在旅图  >  景点名胜

贵州省施秉县黄古苗寨

 

贵州村镇之美-施秉县黄古苗寨

 

从小在乡间长大,对乡间情有独钟。要说乡间最美的时节,当数“人间四月天”了。此时,也是踏青的好机会。你没必要顾及什么,不要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烦恼。背着行囊,一个人旅行去。一路有超乎想象的景致随行,有蓝天和白云的相伴——那怕路上有太多的坎坷,太多的曲折。

这次要去的地方是施秉一个边远的村落之一——黄古苗寨。而去的时候也并不孤独,一辆皮卡车,四、五个大男人堆挤着,也便上路了。

桐树花开了


\

\

\

\


黄古苗寨,位于施秉县南端,距县城80多公里。与镇远县、剑河县接壤、台江县隔河相望、也是三穗县的邻居,是个有四县相交的村子。黄古村是个典型的苗族村寨,寨子里唯一的汉族是一个年轻的媳妇,她从沿海嫁过来的。1986年我到这里工作时,进村公路是没有通的,现在入村的路是前几年才修的毛坯路。说是旅行当然也算,但主要是做民族文化调查的。因为州里有关部门要民族村寨普查,我们就选择了该村作为普查对象。

我对于黄古苗寨印象是深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是以一个“扶贫”的身份来到这里的。说是扶贫,其实什么都在做,计划生育、嗺粮嗺款、推广“两杂”……。记得那时粮食还很困难,“双杂”水稻开始出现,我们带着种子入一家一家的进村子里去发动。到秋天粮食有了收入,产量大增,算是我们扶贫队员的最大功劳。可是,当百姓吃到新米时,好像有很多人并不感谢我们,他们说,粮食是收入了,因为太好吃了,吃得太多,等于不增粮,还是老苞谷等杂粮好吃——让我们目瞪口呆。直到再后来的日子里,大家有了一点钱,可以买到肉吃时,粮食不再多吃时,我才真正理解他们的真正含义。

因为路不好,我们的车到了马号乡之后,又改用皮卡车。近几年因修筑“贵广高速铁路”,马号到六合的路因大卡车的碾压而显得十分的破烂,皮卡车底盘高,行走起来才方便。一路上,我时常提起扶贫时的点滴故事给同行的人听。是的,那时虽然马号到六合通了路,六合那时还是个行政乡,乡里没有车。我们从马号到六合如果遇这到船,你得行走三十多里的路程。有一次,我从施秉带去了六十多本《党员必读》,坐车到了双井之后改乘水路坐船,到了马号之后船到站了,再也没有去六合的船只,我只得挑着那六十本书沿毛坯公路行走,到乡里时已是晚上十一点钟。人累了不说,但晚了,吃饭的地方没有了,只好等到第二天赶早饭了。

这次去六合至少有车坐,总比没车的好。车到六合后,我们又沿一条小溪向东溯流而行。溪水还是那么清澈,时不时能看到牛群和羊群。山还是那么青翠,桐树、杉木、松香仍旧是山的主题。正值春深,桐树的花开得最艳。微风吹佛之下,桐花迎风招展,婀娜多姿!有的轻盈地散落在树下,给这山野带来了风分的妩媚。

桐树是这里的最多的树种之一,桐油是这一带的特产。这种带干性的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因为沿江,船是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当新船打制好了之后,当地人就用当地产的桐油来粉刷,以提高木船期的坚固性。据说,明清时期,这里就生产桐油了。在以河流为交通枢纽的古代,对桐油十分的依赖。于是六合一带的桐油成了那个时候的对外贸易商品。他们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用桐油去湖南洪江换回食盐和白银。食盐当然是用来吃的,而白银则是用来给苗家姑娘打制银饰物的。

 

村子全是吊脚楼


\

\

\


\

\


\

\

\


去黄古的路坑洼多,也很窄狭,有的地方两台小车相遇也让不开路。驾车的是马号乡龙副乡长,长期在这种山地,其驾车技术十分好。可那一转一刹动作也时常叫我这个胆小的人挤出汗来。车过十多道湾,一片临溪的田园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知道黄古村到了。入村的路已经硬化,它是去年由村里组织修建设的。沿小道入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几棵很大的古树。有一棵已干枯,主干还屹立在那里。而另外几棵则长得十分的茂盛,以至于将路封得看不到天空去。古树是榉木,属榆科,落叶乔木,高数丈,树皮坚硬,灰褐色,有粗皱纹及小突起。是一种南方的名贵树种。明清传统家具中,尤其在民间,使用极广。在这里,这种树是神树了,苗族人认为,它有护寨的功能,又是子孙灵魂的居住地,每个人对它十分的敬畏,从它成为“神树”的那一天起,没有人去动它的。

在古树的村道旁,一个妇女正在晾晒布匹。太阳光下,布匹闪着光芒,黑色的染汁还在下滴。我用苗话向她招呼,她则笑容满面地回答:“我以为是个嘎兰角(汉族干部)呢,原来是个苗家。”接着路坎上又有人答话了:“现在是汉是苗哪个认识,衣服都一样的。”寻声走去,坎上的吊脚楼下的围栏里,几个老婆婆正在那里刺绣。问年龄,得知她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有两个还没带老花镜呢。于是与他们聊了起来。她们说,刺绣是为了孙女,有的说是为媳妇,而有的是为她们自己。原以为在这个时代,大家都穿机织衣了,哪知道这里的人还恪守着古训,以穿自己制作的衣物为荣。而她们的后代会缝制苗衣吗?回答都不正面,只是说小的读书去了,儿媳去打工了。但愿我们苗族的传统制衣工艺还在,还有更多的传承人。

说话间,我爬上了吊脚楼。打东一望,黄古苗寨尽收眼底。黄古村落地处半山坡之上,大大小小的吊脚楼层层叠,错落有致。看到我在举起相机,有的“美人靠”边还见到女子探出头来向我微笑。

黄古地处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地较少,而且都作了耕地,地基只能选择塝山了。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不宜起居。因此,当地人历来建房都是依山建房,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吊脚楼。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九根,即五柱四瓜,有的还有七柱五瓜的。这里的每幢木楼,多是三层的,也有两层的。二层之上的“美人靠”。如果建三层楼房的,最下层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木楼多有木梯与楼上下层相接,设有一米多宽的走廊通道。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据该村的万支书介绍,黄古村有四个自然寨,其中以黄古下寨和上寨最大。全村626户人家全都是吊脚楼。它也是施秉保持最完好的吊脚楼村落了。

黄古有一种高脚粮仓,这可能是该村最有特色的建筑了。我走过的地方不少,其中以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的水上粮仓最有特色。具有防火、防鼠、防虫蚁三大功用。而这里的粮仓则以起点高,离地有两米以上。防鼠、防潮是最大的优势。同时,黄古坪地少,下层可以堆放挞斗、犁铧、晒席之类的杂物。让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